在12日举行的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中国组合宫金杰和钟天使以*优势夺冠,捍卫了“自行车王国”的荣耀,宣告了中国在该车项目奥运“零金”时代的作古。在荣耀背后,一位外籍教练功不可没。
事实上,在体育竞技的世界里,技术输出与借鉴的例子屡见不鲜。不少国外代表团在中国教练的指导下摘得桂冠,也有很多原本中国弱势的项目在外籍教练的教导下走向辉煌。这其中有几位欧洲教练,是中国奥运健儿站上世界之巅的幕后英雄。
让中国自行车骑向世界之巅的法国教练本努瓦
中新社报道,走下自行车的一瞬间,身披国旗的宫金杰和钟天使,以及冲上来的法国教练本努瓦紧紧拥抱在一起。“我们做到了!”没有更多言语,三人的泪水就这样交织在了一起。
本努瓦在伦敦奥运会后加入中国自行车队,北京奥运会后执教中国队的法国教练莫雷龙是他的师父,正是在法国人的执教下,中国自行车运动出现了质的飞越,上届奥运会差点实现*零的突破。
在本努瓦的悉心调教下,两位中国姑娘很快展现了她们在女子团体竞速赛项目上的统治力——此前10次奥运资格积分赛,宫金杰和钟天使一举拿下6站*,成为里约奥运会这一项目*的最有力争夺者。
“她们的配合无可挑剔,”当日的比赛开始前,本努瓦充满信心,他说,钟天使和宫金杰两人形成的互补性足以击败任何对手,“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完美。”
为了与中国队员“并肩作战”,他此前已经举家搬到了中国。“太值得了!但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在中国我经历了非常好的时刻,非常喜欢我的队员们。这次*只是锦上添花,没有这个成绩我也会非常热爱这里。”他说。
“努力工作,努力训练,我们团结一致,就是一个小家庭”。本努瓦感慨道,“(这次摘金的秘密)可能就是热情。(平时如何激励队员)这种东西是自然而然的,没法说,真诚是最关键的东西。”
目睹弟子的表现,本努瓦又惊又喜,但或许是担心钟天使和宫金杰受此影响,他在决赛开始前对她们说:“我们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赢得比赛,越快越好!”
夺冠将如何庆祝?本努瓦表示,大家会选择比较冷静的方式,因为接下来还有其他比赛,喝两杯啤酒就够了。
挑起中国重剑队大梁的法国教练勒瓦瓦瑟 (Daniel Levavasseur)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重决赛收获银牌。随着近来雷声的名字愈发在中国人耳中如雷贯耳,中国击剑项目也获得更多的关注,而幕后功臣法国教练勒瓦瓦瑟也逐渐走入中国人视野。
生于1948年的勒瓦瓦瑟是法国*击剑教练,1996年奥运会*弗雷塞尔就是他带的。早在四年前的伦敦奥运会上,他指挥中国国家女子重剑队赢得了*,这块*也是中国重剑历史上首枚*。
据中新网报道,从1987年起,勒瓦瓦瑟和中国结缘已经有29年,他目睹了中国击剑从“蹒跚学步”开始,一步步成为世界击剑强国。他说: “自从我1987年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就爱上了这个国家。我喜欢中国击剑队,非常欣赏她们为了提高技术水平而艰苦训练,我也非常愿意为这些年轻人传授我的经验。” 六年前,勒瓦瓦瑟开始执教中国女子重剑队,队里的姑娘们都喜欢叫他“瓦爷爷”,是个时而搞笑、时而严厉,但永远爱她们的法国老头。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率队获得中国击剑史上的首枚*, 2013年击剑亚锦赛赛场上, 勒瓦瓦瑟的角色又一次转变了——除了继续担任女子重剑教练外,他开始*执教中国男子重剑队,成为中国国家击剑队重剑总教练。 2015年世锦赛,新组建的中国女重队又登上了世锦赛*的领奖台。“这六年,我们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伦敦奥运会夺冠、世锦赛夺冠,包括*,都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他说。
给中国足球带来希望的法国教练
另外,里约奥运带领中国足球队的同样也是外籍教练,布鲁诺·比尼和ERIC GARCIN。布鲁诺·比尼曾任法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主教练。据***报道,2015年年已60岁的法国人布鲁诺·比尼出任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主教练。布鲁诺曾说,要带领球员享受快乐,自己要当一个幸福的教练。
“我面试中国女足的那天是我与妻子的结婚纪念日,我的生日是10月1日,这样你们就知道我来到中国不是偶然,”这个幽默的法国人用与中国的“缘分”作为上任的开场白。
“今天早上,我和队员们有了交流,告诉了他们成功的秘诀:第一是刻苦,第二也是刻苦,第三还是刻苦。然而所有的刻苦都要在微笑时完成,我相信我会成为最幸福的主教练,到时候从足协、球员、球迷、记者都会说‘玫瑰们’是一支会微笑的球队,会在生活和比赛中微笑。”布鲁诺认为,在他看来“一起”是法语中最美的词,也是他和团队在今后4年里想要达到的目标。
随着布鲁诺的正式上任,目前中国男、女足帅印都由法国人执掌,中国男足主帅是佩兰。
中国骑士华天背后的外籍团队
在本届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一位异域面孔的中国选手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他就是在马术比赛中勇夺第八名、创造中国奥运马术新历史的选手华天。而他的成绩也与背后的团队莫不可分。
华天是目前中国*取得奥运资格的马术选手,而作为一名华人,他常年生活在英国并接受训练。华天的奥运团队包括兽医、马夫、马主、教练、理疗师,而他们都是外国人,却代表中国参赛。他现在的教练名叫西蒙·霍尔。
而每次华天进行比赛时,看台上还会出现一群英国人举着中国国旗的“奇妙场景”。
这些中国奥运代表团的欧洲幕后人们,真正践行了运动无国界,用梦想和友谊弘扬着奥运精神。
周五(12日),2016年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展开女子团体竞速赛角逐,随着宫金杰和钟天使两位运动员向终点冲刺,一个穿红色 T恤的魁梧男人在赛车场上格外显眼。他眼神紧锁在两位中国运动员,大声喊叫着。几秒钟过后,他的表情从惴惴不安变成了欣喜若狂。当两位中国选手先于俄罗斯队员冲过终点时,他高举双臂以表庆祝。这是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的中国在奥运会自行车项目取得的首金。
这位来自法国的场地自行车教练名叫本努瓦·梵杜(Benoit Vetu),是中国代表队聘请的29位外国教练之一,这29位外国教练在此次里约奥运会上担任中国队17项体育运动的教练,包括击剑、篮球、田径。
除了乒乓球、羽毛球一类的传统强势项目,中国希望能通过聘请海外教练来弥补在西方优势项目上的不足。
自行车项目夺得首金就证明了聘请外国教练的成效。
“如果没有教练,我们就没有如此的成绩。”宫金杰激动地说道。她在伦敦奥运会上和*失之交臂,和前搭档郭爽一同领先的二人在决赛中因犯规被取消成绩。
“他尽职尽责,理解我们,还监测着我们身体、精神和情感的细微变化。我们彼此信任,这是一切的前提。”宫金杰说。
为了能够全心全意做好工作,前奥运*本努瓦在2013年成为中国队教练后举家搬迁到北京西郊的国家训练基地。
他平时的下午都是这样度过的:给运动员进行3小时场地训练,然后再陪4岁的儿子骑一会自行车。
“其实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刚到中国的时候,沟通、生活方面都很困难。但现在看来,这一切都非常值得。”这位43岁的教练表示。
本着“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中国体育在2008年北京奥运后聘请了更多的外国教练,帮助运动员备战2012伦敦奥运,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里共有11位外国教练。
包括法国击剑教练丹尼尔·拉瓦瓦瑟(Daniel Levavasseur)在内的一些教练在伦敦奥运后回到中国继续执教,因为他们在多年与中国运动员的合作中已培养出感情。 “我在中国生活、执教已有六年之久,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中国人了。我爱这个国家,也爱我的运动员们。”拉瓦瓦瑟说到。他带领中国队在伦敦奥运上夺得女子重剑团体*。
拉瓦瓦瑟*来华是在1987年,受中国击剑协会邀请前来交流经验。这位69岁的教练提到,里约奥运之后他计划退休,但是他并不会退出中国击剑界,而是转而培养中国击剑教练。
这位法国教练的情感得到了共鸣。女子重剑队队员郝佳露在里约奥运会决赛上输给罗马尼亚队后,泪洒赛场。
“并不只是因为未能卫冕成功才掉眼泪,而是为了教练。这是他最后一届奥运了,可他还是说我们是最棒的。”她啜泣着说道。
日本教练藤木麻佑子(Mayuko Fujiki)在中国的事业也非常成功。周二(8月16日),她刚刚带领黄雪辰和孙文雁赢得花样游泳女子双人赛银牌。
上一任花样游泳教练井村雅代(Masayo Imura)曾带领中国花样游泳队达到世界*水平。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在花样游泳女子双人赛中摘铜、团体赛中摘银。
诚然,这样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运动员和外国教练之间需要跨越文化障碍、沟通困难、信任问题。而建立这种关系对双方都是一种考验。
来自美国的田径教练兰达尔·亨廷顿(Randall Huntington)在里约奥运上执教中国队跳远和三级跳,他表示,沟通虽然不易,但是在中国执教是“一次很好的体验”。
北京时间的8月5日,东京奥运会女子跳水十米台的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全红婵和陈芋汐分别拿到了金银牌,中国跳水梦之队依然名副其实。两人的表现都是非常*,尤其是*得主全红婵,她从比赛开始到最后一直保持着比较大的优势,一直保持到最后夺冠。夺冠后全红婵激动地抱住教练,旁边的外国教练:这次该是我了吧。
看过比赛的观众都清楚全红婵是多么出色,她最终的得分为466.2分,直接高出第二名的陈芋汐40.8分,比第三名甚至高出了94.8分,简直是不可思议。五个动作当中有三个动作得到了满分,实力与其她选手完全就不是一个级别。全红婵今年只有14岁,可以说是中国游泳队未来的顶梁柱。由于她的年龄非常小,教练们对她格外的照顾,对待全红婵就好像对自己的女儿一般。全红婵与教练们的关系也都非常好,在拿到*之后,全红婵激动地抱住教练,她终于做到了。
非常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教练想要与全红婵握手,连伸出三次手才如愿以偿。原来当时全红婵正在激动地与自己教练们拥抱,澳大利亚这位教练伸出手全红婵并没有看见,与教练紧紧拥抱,而之后队友又过来拥抱,这时候澳大利亚教练又伸手过来,全红婵又一次没有看到,前者顺势摸了摸她的头,一直到第三次伸手,两人才握手,之后另一位澳大利亚教练也上前来与全红婵握手祝贺。观众们看到之后啼笑皆非,澳大利亚想握手都要排队,等了两个人才轮到。
全红婵此次的表现可谓是惊艳众人,据说全红婵根本对奥运会没有什么概念,她的年龄实在是太小了。她只知道教练让她将平日里练习的五个动作上去做一遍,就结束了。
23日,奥运*孙杨以3分41秒38获得国际泳联游泳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成就世锦赛该项目的三连冠,开启了新一轮的自由泳*征程。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泳池边的教练、队友、看台上的父母、身边的科医人员……他们都助孙杨一步步走上*。
孙杨夺冠后,在混合区接受完采访回到热身池,一路走来受到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的祝贺,包括日本名将萩野公介等人的问候。到了休息区,他和自己的教练郑坤良、外教丹尼斯握手拥抱,和中国队的教练员们庆祝胜利。
从小培养孙杨的朱志根也走过来祝贺,丹尼斯拉着朱志根的手说:“我们一起创造了历史!”
丹尼斯评价孙杨夺冠表现时说:“完美的比赛!赛前孙杨的压力非常大,我和他交谈了很久。不仅仅是家人、教练、队友、领导、粉丝,还有很多外国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支持他、喜欢他,这不应该成为压力,而是激励。大家喜欢他,是因为他的真性情,而不完全因为他是奥运*。”
在泳池里放松的孙杨和朱志根教练交流比赛心得。虽然不再指导孙杨训练,朱志根始终关心弟子。他说:“毕竟孙杨是从小就跟随我训练,我心里始终牵挂他。他在训练上一直很努力,没有人可以像他那样。世锦赛三连冠,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为他骄傲!”
郑坤良指出,本届世锦赛的赛程非常紧张,上午9点半开始预赛,晚上5点半决赛,运动员中间休息调整的时间非常短,这对兼项多的选手来说是挑战,而孙杨在400米自由泳决赛热身训练时,还差点被累哭了,作为教练看着也心疼,但是无可奈何:“没办法啊,训练累,该顶还是要顶上去。我们只能尽量去调动孙杨,*运动员不好当啊。”
孙杨比赛后总是会跑到观众席旁距离父母最近的地方,向他们致敬,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孙杨妈妈对儿子说:“儿子,你的内心真是越来越强大,别人看到的是你的成绩与辉煌,老爸老妈看到的是你的付出和努力。我们只希望你快乐地享受比赛。付出了努力了,就是值得的!你一直是我们的骄傲,我们一起继续加油!爱你!”
孙杨在本届世锦赛还将参加200米、800米和1500米自由泳单项以及接力比赛。对于为中国游泳队赢得“开门红”,孙杨说:“这是我的第六次世锦赛,我也算是老运动员。我现在是享受比赛,拿到*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我只是给中国游泳队开了一个好头。”
孙杨,好样的,给中国人长志气了!
奥运会:
曹磊,在获得北京奥运会女举75公斤级*,本该欢呼的时刻,陷入4、5分钟的痛哭,这不是喜极而泣,而是真正悲伤的泪水,原因是,在她最后一次试举前,教练告诉她母亲已去世的消息,这个消息父亲和教练瞒了她整整两个月之久。最后一举她没有成功,没有破掉世界纪录,尽管她平时的成绩要比这个记录高很多。事后,她说:“我没法集中精力,我在想着自己的母亲。”
与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的遗憾来比,没有破世界纪录的遗憾实在微不足道。我们只能希望,挂着“金镶玉”去拜祭母亲会多少减轻一点曹磊的遗憾和悲伤。
埃里克•尚蒂,美国游泳运动员,在以菲尔普斯领军的美国游泳军团,他的成绩并不耀眼,但他却获得了世人的尊重。两个月前被查出身患睾丸癌,他仍选择了参加奥运会。在男子200米蛙泳半决赛中他未能晋级,奥运之旅也就此结束。对此,尚蒂并不懊悔,并对媒体谈了他对这次北京之行的看法,“我非常高兴,尽管我没有获得奖牌,但是我来到了北京,经历了奥运会,这已经足够了。”
另外,尚蒂的父亲也是位癌症患者,目前正在接受治疗。尚蒂说,这次自己生病,让他更好地体会到父亲所经历的痛苦。同时,他也要感谢所有关心他、帮助他的人。 “我会和父亲进行一番长谈,我们要用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疾病,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
这让我想起了,近日网上流传的热门视频——兰迪•鲍什教授的演讲《最后一课》,他的话感染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我们不能改变手中的牌,但可以决定如何出牌。”运动员尚蒂的奥运故事,也一样给了我们这种启发。面对病魔,甚至死亡,他从容的态度和向上的精神,筑起了他的人生高度,也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给我们这些观者“在生活中添加一份向往与情感。”
这届奥运会,伊拉克运动员没有耀眼的成绩,却因为他们多舛的命运,得到了媒体的关注。先是被国际奥委会除名,无缘北京奥运,当时,女运动员达娜-候赛因对着镜头的眼泪和诉求打动了无数的观众。后来,他们梦想成真,在最后时刻取得了北京奥运会的入场卷,失而复得的喜悦又让他们落泪。如今,他们的比赛已经开始,但是,“伊拉克运动员穿自己的旧T恤比赛”、“伊拉克女运动员穿二手跑鞋参加奥运”和“伊拉克运动员租借赛艇参加比赛”的新闻还是激起了很多观众的同情。
不过达娜-候赛因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自惭形秽,“我肯定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一双*新跑鞋,但是我获得了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已经很幸运了。” 她接着说道,“从我练习跑步的第一天开始,我就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现在我的梦想8月16日就能实现,我真的太兴奋了。”
一个从小就梦想踏上奥运会跑道的运动员,当即将站在鸟巢体育场与世界好手一决高下的时候,还会在意一双跑鞋的新旧吗?这是梦想的力量,也是梦想带给人类的希望。
……
运动员有着我们无法企及的体力和运动技巧,但是他们也有普通人的心碎、乐观、追求和梦想。
他们要面对的可能也是我们要面对的,他们的故事也是我们的故事。
“神奇小子”朱启南落下了遗憾的泪水,但现场观众为这位小将送上经久不息的掌声。朱启南憾失了*,但*之外,还有感动。
朱启南坦言自己背负了巨大压力,当现场主持人宣布:“银牌获得者是朱启南,中国!”全场的观众起立报以最热烈的掌声,站上亚军位置的朱启南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情绪,他不顾一切地挥洒着感激的眼泪。
在朱启南的背后,是一条鲜为人知的艰辛路。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在他父亲朱远看来,读书是改变命运的*途径。于是,当这个男孩到了上学的适龄年纪,他就与父母一同来到了“大城市”温州,怀揣着借来的一点钱。那时,父亲朱远有卖过水果、打过临工,母亲谢爱芳帮人家做饭,住在条件极差的出租房内。在这种环境下,朱启南因营养不良特别瘦。他也从来不向大人要求什么,*的玩具是5岁时候爸爸给的玩具枪。“18块钱,一共有8种不同的声音,你按一下就会响。后来那把枪被小外甥弄坏了,朱启南当时还伤心哭了一次。”谢爱芳如是说。
就是这把玩具枪,开始让朱启南对射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到了初一的下半学期,温州市业余体校教练看中了好动的朱启南。端枪、瞄准、扣动扳机……这样的动作让朱启南痴迷不已。在温州市的一次比赛中朱启南夺冠,这让他进入了省队。2003年,第一次参加全国城运会的朱启南显示出了超强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技术水平,顺利夺冠。随着参赛次数和*数目的增多,朱启南进入了国家队。但谁也没有想到,朱启南会被挑中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更让人惊奇的是,他竟真的最终站在了奥运领奖台上。雅典后的四年,朱启南为了实现自己在北京奥运会上卫冕的目标,依然努力训练着。朱启南每次回家通常都是“坐坐就走”。
失金之后,朱启南坦言:“住进奥运村开始,就一直处于焦虑和困惑的状态。太想去赢得比赛了,我明白不能以卫冕*身份去冲击这枚*,但要真正抛开这一切真的不容易。”是的,对一个年轻人而言,这的确太难了。
残奥:
19岁的徐京坤出生在平度,他失去了左前臂,属于二级伤残。
12岁时,徐京坤从外面捡回来许多燃剩的爆竹,他把火药倒出来装在酸奶瓶里,打算自制“礼花”,结果“礼花”爆炸了,炸掉徐京坤的左前臂。徐京坤是个坚强的孩子,拉拉链、系鞋带、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徐京坤始终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依然是学校体育场上的活跃分子,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学校足球队队员。“我虽然没有左手,但在赛场上我没感觉自己与其他人不同,我也可以跟其他人一样,甚至做得更好。”徐京坤说。
徐京坤读高二时,省残疾人田径队选拔运动员,徐京坤进入省队练短跑。组建中国残疾人帆船集训队时,徐京坤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测试,从全国100多名参选者中脱颖而出。
帆船在海上航行需在较大的风中进行,船既要保持航向和一定的航速,又不能倾翻,这就需要运动员尽力去压舷保持平衡,这些对正常人来说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徐京坤来国家队之前,连帆船都没见过,但他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刻苦很快上路了。除了严格按照教练的讲解学习操作外,他晚上还抽空自学空气动力学,研究船体结构,他喜欢在大海上行驶时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
1、男子10米气步枪银牌得主我国的朱启南(04年雅典*得主),在登上领奖台的瞬间,泪水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大家给了他许久的掌声,因为,黄金班的年龄是他的*资本,这次我们不已成败论英雄。
2、中国马术骑手华天,在骑术3项赛中不慎落马。华天5岁上马;14岁成为注册职业骑手(打破16岁才可注册成为职业骑手的惯例); 15岁时成为最年轻的二星级骑手;16岁时两次击败世界*.英国女王的外孙女 扎拉·菲利普斯。同年5月,夺得温莎皇家马术赛的女王杯;2006年放弃英国国籍,正式成为中国公民;17岁成为国际三星级骑手(最年轻的);准备40岁退役,争取为祖国拿到奥运奖牌。
3、男子69公斤级别举重韩国选手李培永2004年雅典奥运会惜败中国选手张国政。08年奥运会抓举取得好成绩,挺举第一次试举,小腿肌肉拉伤。带伤坚持2、3次试举,最后痛苦的趴在比赛台上,这肯能是这位韩国名将的最后一次奥运征程,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4、曹磊,这个坚强爱笑的女孩,在众人的瞩目下赢得了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第23枚*。但是她注定与其他*不同,别人可以开心地抱着*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而她要首先面对的却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个事实足以冲散她夺冠后的喜悦,因为她的母亲已于两个月前去世,而直到她已经确定夺冠,还有最后一举时,教练马文辉才告诉她母亲去世的消息。
曹磊一直都希望将一枚奥运*亲自挂在父母的脖子上。为了奥运会,她已经很久没有回家,没有看到思念她的爸爸妈妈。为了奥运会,她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很多练习举重的队员都不能说喜欢这个项目,但是曹磊不是,这个女孩对举重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因为她的爸爸也练过举重,她始终认为这个项目充满魅力。
曹磊的爸爸瞒了女儿两个月,“相当难熬”是曹爸爸跟记者说得最多的四个字。这两个月里,他回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就是不想让任何一个人知道这件事,从而破坏曹磊备战的心情。比赛当天,曹爸爸关掉了手机,就是希望能安安静静地等着女儿举出一块*。而当他从电视上看到曹磊取得这枚宝贵的*之后,当腾讯记者再次连通曹爸爸的手机时,他说:“这两个月相当难熬,一会儿我就会去坟前去告诉她妈妈这个好消息。为了瞒着她,这两个月真的非常辛苦。”
曹磊爸爸告诉记者:“比赛结束之后,我一直都在等着队里给我消息,确定曹磊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回家之后我们再把这件事情告诉她,现在只是希望她能高高兴兴的,享受一段快乐的时光。”
赛后记者了解到,中国举重队女队教练马文辉在曹磊最后一次试举前把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她,那时,曹磊已经确定夺得女子75公斤级的*。目前中国举重队已经为曹磊买了回家的车票。比赛一结束,他们就会告诉曹磊。而第二天,她就会带着“金镶玉”回家奔丧。所有的*都在微笑,而只有这个女孩要扛起一个残酷的事实。
5、程菲跳是第二个以中国女运动员命名的跳马动作,即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程菲是在国际大赛中使用并完成该动作的第一人。
程菲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完成该动作后,国际体操联合会将其命名为程菲跳。
马燕红、樊迪、罗莉、莫慧兰……,中国体操队的*墙上记录着这些永远闪光的名字,但在女子项目上以世锦赛*身份两登荣誉榜的在本届比赛之前还没有,不过今天,也就是北京时间2006年10月21日,这一历史被湖北姑娘程菲改写!如同一年前在墨尔本,打破中国女子跳马世界零金的记录一样,程菲再次成为了书写中国女子体操历史的第一人!
2006年的哥本哈根,在这个童话王国的首都,程菲终于在女子跳马比赛中成功卫冕,成为第一位中国女子体操世界大赛中卫冕,与此同时她还夺得了女子自由体操和女子团体的*,在一届世界锦标赛中同时夺得三枚*,这也是足以她感到骄傲的。
程菲第一次走人大家的事业还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当时公布的大名单里面,之前并不引人注意的她入选。在范晔、张楠等被*光环笼罩的明星选手的映衬下,当时个子小小的程菲实在是太不起眼了,无论是成绩还是长相。可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
其实,当时程菲来到国家队的时间并不算短,据她的教练刘群琳介绍,程菲刚到国家的队的时候基础并不好,但是她有很好的身体条件。于是几年来,教练们一直默默地着重培养,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直到2003年的时候才有意识地让她参加一些比赛,结果真的一鸣惊人。
在2004年的苏州全国锦标赛上,在女子四个单项的比赛中,程菲战胜了各位师姐夺得自由体操和平衡木两块*。而没有人知道就在这次比赛的两个月前,她的膝盖刚刚受过伤。
2004年雅典奥运落败之后,程菲在冬训中苦练了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这个起评分为10分的动作。在2005年的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当中,程菲在预赛中就完美地展现了这个动作,使得“程菲跳”诞生。这个第一次以中国选手名字命名的女子跳马动作,从此开启了程菲在这个项目的垄断地位。2006年的丹麦,她再次的夺得跳马的*,并且还在自由操比赛中夺冠,这同样也是中国女子体操历史上的第一次。
现在,她已经可以算是中国体操女队中*综合实力的运动员了,更是女子体操的领军人物,希望2008年的程菲为国人带来更好的成绩,更大的突破。
程菲跳
学名——“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转体空翻540度”
项目——跳马
诞生记录——2005年11月23日,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
名:张娟娟
性别:女
籍贯:山东青岛莱西市
生日:1981.1.2
身高:1.70米
体重:63公斤
项目:射箭
1995年7月11日在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始接触射箭,教练曲月铎;1996年9月进入山东省射箭队,教练王国;2001年进入国家队,教练杨昌勋。
在2001年9月举行的第41届世界射箭锦标赛上,中国女子射箭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团体*。这是中国射箭队*在世界大赛上拿到团体*。而在12月举行的亚洲射箭锦标赛上,小将张娟娟获得了女子反曲弓个人*,一举打破了中国女子射箭长期以来逢韩不胜的历史。张娟娟也以其出色的表现获得了2001年首届中国电视体育*新人奖的提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女子个人决赛 在8月14日下午举行,中国队的张娟娟战胜韩国选手朴成贤获得*,这是中国射箭在奥运历史上拿到的首枚*。此前中国队自1984年参加奥运会射箭比赛以来已获得过5枚银牌,但从未摘金。连斩三位韩国名将,号称一个人打败了韩国队!彻底打破了韩国人在这个项目上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射手终报雅典一箭之仇!
成长经历
[编辑本段]
中国女子射箭队的山东姑娘张娟娟在雅典奥运会上和女子射箭团体队友一起获得团体的银牌。她的心中还很有很有遗憾的,一剑之差负于老对手韩国队,也使得她
对于2008更加期待。
让她的母亲来回顾她的成长经历,过去的一切似乎历历在目。
“娟娟从小是个内向的孩子,话不多,能吃苦,骨子里有一股天生不服输的韧劲。”
娟娟自入青岛射箭队后就很少回家,只能靠写信和打电话联系,训练很忙也很刻苦。从农村长大的女孩有一种可贵的朴素,这几年她从不买化妆品,攒了钱就寄到家里供弟弟上学,小小的年龄便相当成熟、懂事。
娟娟长到14岁的时候,尚不知射箭是怎么回事,但命运偏偏来敲响大门。娟娟最早学的是铁饼、铅球和标枪。她的长相、骨架都像爸爸,肩宽体壮,像个男孩。
女儿“从小就长得棒实”。到小学五年级,娟娟就长到了1米64,被莱西体校录取,教练选了去掷铁饼。时间不长,教练又说:“你去练个轻松的吧。”当时,莱西体校没有射箭这一项,张娟娟被高秀英教练看中,开始练射击,为将来练射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她遇到青岛市射箭队教练曲月风。曲月风问她愿不愿意练射箭?“射箭是啥呀?”那时的她还不知道射箭是什么呢。“练就练吧!”直到最后她又随射箭教练王国章训练。所以,娟娟有时说:“不是我选的射箭,是射箭选择了我。”
其实,射箭这项运动,在我们国家并不普及,但却有它的神奇之处,就是很多人一练就会“上瘾”,越练越离不开。娟娟就是这样迷上了射箭,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射箭,也成为娟娟一生的梦想和情结。
娟娟开始训练的那天是1995年7月的一天。第一天练射箭,满怀好奇的她压根连弓的影子都没看到,一整天做的就是摆射箭的姿势。第二天,仍然没有弓,教练给她们的是一根皮条,练力量。后来一根皮条换了两根,再过些天变成了三根。每天她们就是那么分腿一站,然后拉“皮条”。不时有脆响的“啪”声,那是教练弯腰给她们拍腿上的蚊子。有的队员不爱练,教练就拿了张弓,给那些听话的队员试试。一张弓要一万多元钱,在当时的运动队里很珍贵。通过这种方式,教练给那些不听话的队员小小的惩罚。
怀着珍惜的心情,娟娟也试了,拉不开,开始有些浮躁的心就又踏实下来。每天都是拉弓训练,一天拉开弓300多次,拉开了还得停住,刚开始还行,次数多了,停住弓的时候胳膊直抖,实在撑不住了想往回缩,就会听到教练“拉回去”的吼声。这时候娟娟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有时她往家里打电话说太累了,也曾经灰心过,父母就跟她说,“咱农家娃连这点苦都吃不消还能干啥”,“就好像推小车爬坡,只能进不能退”。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打退堂鼓,有一次,还特地打电话和父母说:“爸妈,我懂事了,你们等我的好消息吧!”
人生难免会有挫折。到省队不久,张娟娟就犯了射箭运动员独有的“黄心病”,只要一瞄到箭靶的黄心(9环和10环),弓就晃动。很多射箭运动员因为过不了“黄心病”这一关而“夭折”。但娟娟是好样的,在王国章的耐心指导下,硬是挺了过去,为改掉这“黄心病”竟下了两年多的苦功。
1996年6月,在学箭一年后,张娟娟参加山东省“希望杯”射箭比赛就拿了*。那次比赛设了单项距离奖、全能奖等共10个奖项,她一个人拿了8个。颁奖仪式上,奖是一项一项发的,她领了一个又一个,有时,还没走回去,广播里就又传出她的名字。末了,脖子上沉甸甸地挂了8个奖牌。
在张娟娟家的客厅里,摆满了奖杯和奖牌,将相册里微笑着的张娟娟衬托的更加美丽。
2001年9月份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射箭锦标赛,是娟娟第一次参加世界高水平比赛,也是娟娟第一次作为国家队员参加比赛。和她一起参赛的,有获得过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个人银牌的何影,有参加过悉尼奥运会的杨建平。要知道,1996年何影拿奥运会银牌时,娟娟还仅参加过省里的“希望杯”赛呢。娟娟说,大姐姐们有很多*的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而这次参加世锦赛,来自韩国、意大利、俄罗斯等更多高手,是她的对手,也是她的老师。
在女子个人赛中,中国队中只有娟娟打进了前八名。当时队里的“任务”是在世锦赛上夺取奖牌,对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可争取前4名的淘汰赛中,娟娟的第3支箭射出时,箭尾突然意外脱落,失去平衡的箭斜着飞向箭靶,只中了3环。这一支“远箭”,使娟娟痛失良机,排名第八。面对失利,娟娟说,这对她应该是一种激励,她相信只要更认真、更刻苦地训练,能和她们一样好。
娟娟是个说到做到的姑娘,正如她对自己的要求一一干什么都要干好。打团体淘汰赛的时候,很多知情人,包括队友、教练都对娟娟捏了一把汗——个人赛意外失利后,她的压力太大了,她能行吗?而娟娟却似乎早把前两天的事甩到一边,神情专注地打比赛。虽与何影、杨建平比,她的表现不是最出色,但她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张娟娟和队友一起,夺得了团体*,但她没有满足。她知道,对中国射箭来说,世界*固然重要,但还不够,中国射箭需要奥运奖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射箭女团决赛正是朴成贤最后一箭射出10环,帮助韩国队以一箭的优势让中国射箭奥运*的梦想瞬间化为泡影。而四年后的射箭女子个人决赛,张娟娟以1个9环战胜了朴成贤,拿到了*枚射箭奥运*。对此张娟娟说:“我感觉这枚*的意义非常重大,对于中国射箭人来说终于出了一口气,感觉特别高兴。”
决赛第一轮朴成贤29对26领先张娟娟3环,在12支箭的决赛中开局这样的差距似乎很难弥补。但是因为朴成贤出现的失误,张娟娟在最后一轮比赛开始之前竟然领先朴成贤1环进入到最后三箭的争夺。最后三箭,两人第一次都打出了10环的成绩,不过第二箭朴成贤打出8环而张娟娟打出了9环,在最后一箭之前张娟娟反而以2环的优势领先。尽管朴成贤最后一箭打出了10环的成绩,但是张娟娟只要在比赛中打出9环就可以足以保证夺冠,最后时刻,张娟娟不辱使命,9环成绩命中,终于为中国射箭队拼得了这枚女子射箭个人的*。
获胜后的张娟娟兴奋的和现场的教练拥抱在了一起,这位中国射箭队的老将也像个孩子一样兴奋的跳跃着,但是似乎这样都无法释放她此时激动的心情。现场的广播也兴奋的用中文喊出了张娟娟的名字,现场的掌声和呐喊声全部献给了这位打破韩国射箭垄断的中国女箭手。获胜后的张娟娟和教练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这位一直在比赛中表情坚毅的老将也在此时展现出了难得的笑容。连克三名韩国射箭高手创造中国射箭的历史,张娟娟用一个奥运*头衔完成了个人最靓丽的表演。
颁奖仪式上,比赛中阵容强大的韩国啦啦队顿时没了生气,而见证了历史诞生的中国观众也高扬着五星红旗庆祝着中国队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决赛中尽管只赢了对手一环,但是张娟娟却跨出了中国女子射箭*的突破。当赛场广播最终宣布出张娟娟的名字时,现场的观众再次沸腾,赛场上那坚毅的表情也变成了颁奖仪式上灿烂的笑容。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张娟娟和现场的观众一起高唱国歌,在射箭的赛场上,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了*的位置上。此时,所有的掌声都献给了这位创造了历史的中国老将,张娟娟也用金镶玉奖牌和她美丽的笑容回敬了一直支持着她的中国观众,同时也告诉韩国对手,你们并非不可战胜。
姓名:程菲(Cheng Fei)
性别:女
生日:1988.5.29
籍贯:湖北黄石
身高:1.54米
体重:42公斤
教育背景:初中
个人爱好: 读书、听音乐
项目:体操
优势项目:跳马
运动经历:1995年进入武汉业余体校练体操,教练是柯静;1997年进入武汉体院,教练赵汉华;候福盛,1999年进入湖北省队,教练是毛燕玲、李玉民;2001年进入国家队,教练是陆善真、刘群琳。
作为现时中国体操队的领军人物程菲,其“绝技”毽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更是*的动作,在墨尔本举行的第38届世界锦标赛做出该动作后,国际体操协会便将其命名为“程菲跳”,亦是第一个以中国女运动员名字命名的动作,足见其地位及重要性。“程菲跳”这个在旧评分制起评难度达10分的动作,难度在于上马后使用后手翻,在无法看到马鞍情况下...
程菲的父亲程立高是个月薪500元的普通工人,母亲是位下岗女工。如此平凡的家庭是如何培育出一个“体操皇后”的呢?45岁的程立高是湖北省黄石港口的一名普通调度员。1987年,他与东风轮胎厂黄石分厂的女工徐春香结为夫妻,次年5月生下女儿程菲。程菲出生后不久就因营养严重不良,时常生病住院,令程立高夫妇操心不已。
程菲好不容易长到2岁时,仍然面黄肌瘦,身材也比同龄的孩子矮一大截。程立高不得不为女儿的身体担扰了。程菲4岁上幼儿园时,程立高就把女儿送到体操队学习。没想到,程菲竟然一学就上瘾了。教练看了非常高兴,对程立高说:“小程菲是块练体操的料!”
听说女儿有体操天赋,程立高心里不由乐开了花。耳濡目染,程立高对体操知识的了解渐渐多了起来,竟然能对程菲的动作指点一二。买不起体操器械,他就因陋就简,在家中的屋梁上吊上杠子,一根杠子代表单杠;两根杠子,就是双杠;用粉笔在地上画上两条线,就成了程菲的平衡木。
主要成绩:
2003年日本少年体操比赛跳马*
2003年亚洲体操锦标赛团体*、跳马*、自由操*
2004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平衡木*、自由操*
2005年根特体操世界杯女子跳马季军;
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体操跳马*、女子全能亚军、女子自由操季军;
2005年东亚运动会体操女子自由操*;
2005年墨尔本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跳马*(中国女子跳马首个世界*)。
2006年丹麦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
2006年丹麦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
2006年丹麦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自由体操*
2006年多哈亚运会女子自由体操,跳马,团体*
2007年世界杯体操赛斯洛文尼亚站女子跳马*。
2007年世界杯体操赛斯洛文尼亚站女子自由体操*。
2007年世界杯体操赛斯洛文尼亚站女子平衡木*。
2007斯图加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
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女子体操团体*
被评为***体坛风云人物2006年度*女运动员奖
教练:赵汉华、侯福盛
程菲跳是第二个以中国女运动员命名的跳马动作,即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程菲是在国际大赛中使用并完成该动作的第一人。
程菲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3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完成该动作后,国际体操联合会将其命名为程菲跳。
马燕红、樊迪、罗莉、莫慧兰……,中国体操队的*墙上记录着这些永远闪光的名字,但在女子项目上以世锦赛*身份两登荣誉榜的在本届比赛之前还没有,不过今天,也就是北京时间2006年10月21日,这一历史被湖北姑娘程菲改写!如同一年前在墨尔本,打破中国女子跳马世界零金的记录一样,程菲再次成为了书写中国女子体操历史的第一人!
2006年的哥本哈根,在这个童话王国的首都,程菲终于在女子跳马比赛中成功卫冕,成为第一位中国女子体操世界大赛中卫冕,与此同时她还夺得了女子自由体操和女子团体的*,在一届世界锦标赛中同时夺得三枚*,这也是足以她感到骄傲的。
程菲第一次走人大家的事业还是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当时公布的大名单里面,之前并不引人注意的她入选。在范晔、张楠等被*光环笼罩的明星选手的映衬下,当时个子小小的程菲实在是太不起眼了,无论是成绩还是长相。可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
其实,当时程菲来到国家队的时间并不算短,据她的教练刘群琳介绍,程菲刚到国家的队的时候基础并不好,但是她有很好的身体条件。于是几年来,教练们一直默默地着重培养,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直到2003年的时候才有意识地让她参加一些比赛,结果真的一鸣惊人。
在2004年的苏州全国锦标赛上,在女子四个单项的比赛中,程菲战胜了各位师姐夺得自由体操和平衡木两块*。而没有人知道就在这次比赛的两个月前,她的膝盖刚刚受过伤。
2004年雅典奥运落败之后,程菲在冬训中苦练了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空翻540度,这个起评分为10分的动作。在2005年的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当中,程菲在预赛中就完美地展现了这个动作,使得“程菲跳”诞生。这个第一次以中国选手名字命名的女子跳马动作,从此开启了程菲在这个项目的垄断地位。2006年的丹麦,她再次的夺得跳马的*,并且还在自由操比赛中夺冠,这同样也是中国女子体操历史上的第一次。
现在,她已经可以算是中国体操女队中*综合实力的运动员了,更是女子体操的领军人物,希望2008年的程菲为国人带来更好的成绩,更大的突破。
程菲跳
学名——“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前直转体空翻540度”
项目——跳马
诞生记录——2005年11月23日,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体操锦标赛。
名:张娟娟
性别:女
籍贯:山东青岛莱西市
生日:1981.1.2
身高:1.70米
体重:63公斤
项目:射箭
1995年7月11日在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始接触射箭,教练曲月铎;1996年9月进入山东省射箭队,教练王国;2001年进入国家队,教练杨昌勋。
在2001年9月举行的第41届世界射箭锦标赛上,中国女子射箭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获得团体*。这是中国射箭队*在世界大赛上拿到团体*。而在12月举行的亚洲射箭锦标赛上,小将张娟娟获得了女子反曲弓个人*,一举打破了中国女子射箭长期以来逢韩不胜的历史。张娟娟也以其出色的表现获得了2001年首届中国电视体育*新人奖的提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女子个人决赛 在8月14日下午举行,中国队的张娟娟战胜韩国选手朴成贤获得*,这是中国射箭在奥运历史上拿到的首枚*。此前中国队自1984年参加奥运会射箭比赛以来已获得过5枚银牌,但从未摘金。连斩三位韩国名将,号称一个人打败了韩国队!彻底打破了韩国人在这个项目上不可战胜的神话,中国射手终报雅典一箭之仇!
成长经历
[编辑本段]
中国女子射箭队的山东姑娘张娟娟在雅典奥运会上和女子射箭团体队友一起获得团体的银牌。她的心中还很有很有遗憾的,一剑之差负于老对手韩国队,也使得她
对于2008更加期待。
让她的母亲来回顾她的成长经历,过去的一切似乎历历在目。
“娟娟从小是个内向的孩子,话不多,能吃苦,骨子里有一股天生不服输的韧劲。”
娟娟自入青岛射箭队后就很少回家,只能靠写信和打电话联系,训练很忙也很刻苦。从农村长大的女孩有一种可贵的朴素,这几年她从不买化妆品,攒了钱就寄到家里供弟弟上学,小小的年龄便相当成熟、懂事。
娟娟长到14岁的时候,尚不知射箭是怎么回事,但命运偏偏来敲响大门。娟娟最早学的是铁饼、铅球和标枪。她的长相、骨架都像爸爸,肩宽体壮,像个男孩。
女儿“从小就长得棒实”。到小学五年级,娟娟就长到了1米64,被莱西体校录取,教练选了去掷铁饼。时间不长,教练又说:“你去练个轻松的吧。”当时,莱西体校没有射箭这一项,张娟娟被高秀英教练看中,开始练射击,为将来练射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她遇到青岛市射箭队教练曲月风。曲月风问她愿不愿意练射箭?“射箭是啥呀?”那时的她还不知道射箭是什么呢。“练就练吧!”直到最后她又随射箭教练王国章训练。所以,娟娟有时说:“不是我选的射箭,是射箭选择了我。”
其实,射箭这项运动,在我们国家并不普及,但却有它的神奇之处,就是很多人一练就会“上瘾”,越练越离不开。娟娟就是这样迷上了射箭,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射箭,也成为娟娟一生的梦想和情结。
娟娟开始训练的那天是1995年7月的一天。第一天练射箭,满怀好奇的她压根连弓的影子都没看到,一整天做的就是摆射箭的姿势。第二天,仍然没有弓,教练给她们的是一根皮条,练力量。后来一根皮条换了两根,再过些天变成了三根。每天她们就是那么分腿一站,然后拉“皮条”。不时有脆响的“啪”声,那是教练弯腰给她们拍腿上的蚊子。有的队员不爱练,教练就拿了张弓,给那些听话的队员试试。一张弓要一万多元钱,在当时的运动队里很珍贵。通过这种方式,教练给那些不听话的队员小小的惩罚。
怀着珍惜的心情,娟娟也试了,拉不开,开始有些浮躁的心就又踏实下来。每天都是拉弓训练,一天拉开弓300多次,拉开了还得停住,刚开始还行,次数多了,停住弓的时候胳膊直抖,实在撑不住了想往回缩,就会听到教练“拉回去”的吼声。这时候娟娟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有时她往家里打电话说太累了,也曾经灰心过,父母就跟她说,“咱农家娃连这点苦都吃不消还能干啥”,“就好像推小车爬坡,只能进不能退”。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打退堂鼓,有一次,还特地打电话和父母说:“爸妈,我懂事了,你们等我的好消息吧!”
人生难免会有挫折。到省队不久,张娟娟就犯了射箭运动员独有的“黄心病”,只要一瞄到箭靶的黄心(9环和10环),弓就晃动。很多射箭运动员因为过不了“黄心病”这一关而“夭折”。但娟娟是好样的,在王国章的耐心指导下,硬是挺了过去,为改掉这“黄心病”竟下了两年多的苦功。
1996年6月,在学箭一年后,张娟娟参加山东省“希望杯”射箭比赛就拿了*。那次比赛设了单项距离奖、全能奖等共10个奖项,她一个人拿了8个。颁奖仪式上,奖是一项一项发的,她领了一个又一个,有时,还没走回去,广播里就又传出她的名字。末了,脖子上沉甸甸地挂了8个奖牌。
在张娟娟家的客厅里,摆满了奖杯和奖牌,将相册里微笑着的张娟娟衬托的更加美丽。
2001年9月份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射箭锦标赛,是娟娟第一次参加世界高水平比赛,也是娟娟第一次作为国家队员参加比赛。和她一起参赛的,有获得过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个人银牌的何影,有参加过悉尼奥运会的杨建平。要知道,1996年何影拿奥运会银牌时,娟娟还仅参加过省里的“希望杯”赛呢。娟娟说,大姐姐们有很多*的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而这次参加世锦赛,来自韩国、意大利、俄罗斯等更多高手,是她的对手,也是她的老师。
在女子个人赛中,中国队中只有娟娟打进了前八名。当时队里的“任务”是在世锦赛上夺取奖牌,对她抱有很大的希望,可争取前4名的淘汰赛中,娟娟的第3支箭射出时,箭尾突然意外脱落,失去平衡的箭斜着飞向箭靶,只中了3环。这一支“远箭”,使娟娟痛失良机,排名第八。面对失利,娟娟说,这对她应该是一种激励,她相信只要更认真、更刻苦地训练,能和她们一样好。
娟娟是个说到做到的姑娘,正如她对自己的要求一一干什么都要干好。打团体淘汰赛的时候,很多知情人,包括队友、教练都对娟娟捏了一把汗——个人赛意外失利后,她的压力太大了,她能行吗?而娟娟却似乎早把前两天的事甩到一边,神情专注地打比赛。虽与何影、杨建平比,她的表现不是最出色,但她付出了自己的*努力。张娟娟和队友一起,夺得了团体*,但她没有满足。她知道,对中国射箭来说,世界*固然重要,但还不够,中国射箭需要奥运奖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射箭女团决赛正是朴成贤最后一箭射出10环,帮助韩国队以一箭的优势让中国射箭奥运*的梦想瞬间化为泡影。而四年后的射箭女子个人决赛,张娟娟以1个9环战胜了朴成贤,拿到了*枚射箭奥运*。对此张娟娟说:“我感觉这枚*的意义非常重大,对于中国射箭人来说终于出了一口气,感觉特别高兴。”
决赛第一轮朴成贤29对26领先张娟娟3环,在12支箭的决赛中开局这样的差距似乎很难弥补。但是因为朴成贤出现的失误,张娟娟在最后一轮比赛开始之前竟然领先朴成贤1环进入到最后三箭的争夺。最后三箭,两人第一次都打出了10环的成绩,不过第二箭朴成贤打出8环而张娟娟打出了9环,在最后一箭之前张娟娟反而以2环的优势领先。尽管朴成贤最后一箭打出了10环的成绩,但是张娟娟只要在比赛中打出9环就可以足以保证夺冠,最后时刻,张娟娟不辱使命,9环成绩命中,终于为中国射箭队拼得了这枚女子射箭个人的*。
获胜后的张娟娟兴奋的和现场的教练拥抱在了一起,这位中国射箭队的老将也像个孩子一样兴奋的跳跃着,但是似乎这样都无法释放她此时激动的心情。现场的广播也兴奋的用中文喊出了张娟娟的名字,现场的掌声和呐喊声全部献给了这位打破韩国射箭垄断的中国女箭手。获胜后的张娟娟和教练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这位一直在比赛中表情坚毅的老将也在此时展现出了难得的笑容。连克三名韩国射箭高手创造中国射箭的历史,张娟娟用一个奥运*头衔完成了个人最靓丽的表演。
颁奖仪式上,比赛中阵容强大的韩国啦啦队顿时没了生气,而见证了历史诞生的中国观众也高扬着五星红旗庆祝着中国队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决赛中尽管只赢了对手一环,但是张娟娟却跨出了中国女子射箭*的突破。当赛场广播最终宣布出张娟娟的名字时,现场的观众再次沸腾,赛场上那坚毅的表情也变成了颁奖仪式上灿烂的笑容。当《义勇军进行曲》响起时,张娟娟和现场的观众一起高唱国歌,在射箭的赛场上,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了*的位置上。此时,所有的掌声都献给了这位创造了历史的中国老将,张娟娟也用金镶玉奖牌和她美丽的笑容回敬了一直支持着她的中国观众,同时也告诉韩国对手,你们并非不可战胜。
通过欧洲杯预选赛附加赛,匈牙利、北马其顿、苏格兰和斯洛伐克成功晋级,...
2018世界杯成绩表全部文章列表:1、2018足球世界杯全部成绩...
如何看待刘国梁?备战奥运会才能够让运动员全力以赴练技术。...
百米最快速度是多少世界记录100米比赛最快的速度是9秒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腾讯篮球直播,以及nba直播在哪看的知识点,希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