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法甲和德甲自身的球队经营发展模式不同造就了现在的联赛比拼格局以及表面上的球星数量的比较差异!
法国是一个多名族融合的国家,税收又是出了名的高,那培养出的球星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肯定不愿意留在国内,那培养转口各大联赛豪门就成了法甲自我寻找出的一个球队发展的突破口,低价买入非洲或者本国联赛内的好苗苗,加以培养然后转卖国外赚取转会费循环投入这样的模式是法甲各俱乐部的立队之本!你可以看到本国球星在外部联赛豪门人数越多的国家队肯定越厉害,因为适应的风格多,技战术打法也丰富,反观那些外援充斥的联赛,虽然联赛本身很好看,但国家队水平却相应的处于一个低谷,因为本国的青训造血功能的丧失导致的人才的凋零,不为自己国家所用的外援只是俱乐部自身的保障,对于国家队而言,本土化才是王道!
而德甲,就是另一种理性经营的模式,它们不会像皇马 巴萨这样的会员制俱乐部,大把得烧着球迷的钱来追求眼球效应,也不会像近几年的英超成为外资侵蚀下的牺牲品,利物浦和曼联这样的*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而德甲严守着自己刻板的那些规矩,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任何联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的上座率
一个国家的职业联赛是否有生命力,最直观的指标就是联赛的上座率。上赛季,德甲在上座率方面勇冠欧洲,场均观众达到了42641人,上座率高达90.9%,与之相比,排名第二的英超场均观众仅有34237人,欧洲上座率*的20家俱乐部中,德甲就占了9席之多!本赛季,德甲季票销售再创新高,18支球队卖出了43.2万张季票,比去年多出了2.5万张。虽然本赛季上座率统计尚未出炉,但可以肯定的是,德甲必将蝉联欧洲足坛上座率*。
最安全的合同
欧洲五大联赛中,德甲的电视转播权卖得*,上赛季只有4.2亿欧元(还要同德乙球队分账!),比不上法甲的6亿欧元,对英超的9亿英镑更是望而兴叹。但本赛季德甲在这方面的收益将大大改观,新合同价值5亿欧元,这意味着德甲各队将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而且,鉴于2002年基尔希集团破产给德甲造成的沉重打击,这一次,基尔希集团将以银行担保的形式付款,因此,把电视转播收益纳入球队预算时,德甲球队将不再有后顾之忧。
最理性的转会
没有会员或大老板的“慷慨解囊”,德甲各队的转会市场上向来精打细算,尽管这让他们无缘C罗、卡卡这样的*,但德甲的贫富分化要小于英超、西甲,避免了“军备竞争”引发财政危机的可能性。今夏,拜仁花了5000多万欧元买人,但他们通过卖人也回收了2300万欧元,实际支出还不到3000万欧元,德甲转会市场的“榜眼”汉堡虽然花销达到了2400万欧元,但这笔钱也是分摊在四个人身上。以往,德甲的这种作风被看作是小气,但大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精打细算未尝不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最稳健的运营
2008/2009赛季,德甲收入达到14.38亿欧元,虽然比英超的24亿欧元少了一大截,但与西甲基本持平,高于意甲和法甲。新赛季,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但德甲俱乐部经理们普遍认为“不会有负债”。德甲球队的运营成功与他们的成本控制密不可分,尤其是在球员工资方面,三大联赛的球员工资占总收入的比例均超过60%,德甲却只有50%。而且,德甲各队也无意打破这种局面,戈麦斯加盟拜仁后,收入一年最多只有600万欧元,沃尔夫斯堡为留住哲科开出顶薪也不过是500万欧元,而这只是英超*球星的“起步价”。
最干净的环境
对职业足球来说,丑闻是具有致命杀伤力的,意甲被“电话门”大伤元气,英超球员的酗酒、斗殴事件不仅让这项运动蒙羞,对球员和球队也有影响,本赛季的“艾滋门”更是搞得英超球星人人自危。与之相比,德甲却像是一股清流,一向严谨的德国人虽然前几年也闹出过“黑哨事件”,但由于联盟处理迅速,且球员足够自律,德甲整体上与丑闻没什么“交情”,本赛季,拜仁主帅范加尔新官上任,第一件事也是要求球员管好自己的“私生活”。绯闻少,丑闻更少,让球员可以专心投入到球场上,让德甲可以保持一个纯粹干净的环境,也使得球迷可以更安心的欣赏比赛,而不是小报上看到他们心爱球星的绯闻或是俱乐部的丑态。
影响力这东西是把双刃剑,英超这块商业大蛋糕大家都想分一杯羹,但现实告诉了我们,不是每个老板都是阿布 阿布扎比,没有很好的营运模式在背后给与强大的财力支撑,那一个豪门到一个贫民球队的堕落其实是很快的,只是一个直线落体,利物浦是第一个,曼联也许将步前者的后尘,下一个谁又知道是谁呢?!
引子 足球场上还有什么不能卖的?扎根7载的当家球星可能远走他乡,比如舍甫琴科;历史悠久的豪门可能卖给根本不懂足球的外国人,比如曼联;而经历过百年风霜考验的联赛亦可能易名,比如德甲。为了得到德国电信的6000万欧元赞助,德甲出卖了自己的冠名权,而下赛季出现在球迷面前的将很可能是“德国电信甲级联赛”或“德国移动甲级联赛”。
他们把自己卖了
重庆晚报消息:“德甲把自己卖了。”这是《图片报》在得知德甲冠名权被出卖后的评论。继Arena(德国电信集团)取代倒闭的基尔希集团而成为德甲联赛转播商之后,实力雄厚的德国电信成为德甲联赛的*赞助商,他们将从下赛季开始每年向德甲联赛投入6000万欧元。作为代价,德甲联赛将不得不更换为“德国电信甲级联赛”之类的名字。
不怪《图片报》刻薄,因为这不能算是一个双赢的合约。德国电信获得的不仅仅是联赛的冠名权,还有丰厚的互联网市场,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转播德甲的比赛,而这一切的价值远远不止6000万欧元这么多。据了解,德甲联盟将和Arena公司在下星期举行最后一次谈判,双方将在2月15日之前签订一份大约为期两年的合约,包括2007/2008赛季和2008/2009赛季。有趣的是,德国电信方面的人倾向于“德国电信甲级联赛”,但据悉也有可能采用“德国移动甲级联赛”之类的名字。不管是哪个名字,对于德甲球迷而言都不是什么好事情,他们又要重新适应。
不过这几年德国球迷应该已经适应了经常换名字这一现象,比如说球场的名字。汉堡的AOL球场仅存活了6年就结束了,如今竞争汉堡球场的赞助商主要有阿联酋航空和一家名为“Alice”的宽带供应商,汉堡的球场会叫“酋长竞技场”还是“Alice竞技场”?汉堡球迷对此早已厌倦,如今轮到全体德甲球迷品尝这种频繁更名的滋味了。
联盟甘为4000万折腰
众所周知,在基尔希集团倒闭后,德甲的电视转播收入就没能再重现本世纪初时的辉煌。今年,德甲整个赛季的电视转播收入约为2000万欧元。如果德甲联盟和德国电信能在下周就新合同达成一致,那么德国电信每年除了原有的2000万欧元转播费之外,还要拿出4000万欧元购买冠名权和网络转播费。德甲就真那么需要这4000万欧元吗?
通过与欧洲其他主流联赛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德甲早已不是球迷的宠儿,德甲每年的2000万欧元转播费也是欧洲主流联赛中*的。目前,火热的西甲和已经大不如前的意甲每年的电视转播收入都高达6000万欧元,其中并不包含所谓的冠名权或网络转播费用。而在商业化程度更加彻底的英超,每年的转播费竟高达1.5亿欧元!联赛委员会主管塞菲尔特就表示,“这并不奇怪。十年前我们拥有欧洲*、*杯*和联盟杯的*,是世界上*的联赛。可现在我们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影响力,塞菲尔特说出了德甲转播费落后于欧洲其他联赛的最根本原因,由此人们不难看出,对于已成为欧洲主流联赛中的二流联赛的德甲而言,4000万欧元并不是个小数目。
而让德甲联盟甘愿为4000万折腰的另一个原因,当然是Arena(德国电信)集团的垄断。在基尔希集团倒闭后,Arena就成为了德国*的足球比赛转播商,他们不仅获得了包括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在内的*转播权,还把另一家电视转播商Premiere挤出了德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德甲联盟的选择越来越少,不得已只能对Arena委曲求全,区区6000万欧元就把自己“卖”了。
外战外行内战内行
塞菲尔特直言不讳的说出了德甲影响力下降的现实,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德甲影响力下降?为什么区区6000万就让拥有103年历史的德甲把自己的名字卖了?德甲球队究竟都在干什么?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一一解答。
与欧洲主流联赛相比,德甲球队或许不是最弱的,但*是比赛最少的。当大多数*联赛都扩军至20支球队时,德甲却依然坚守18支球队的阵地。这种选择是球员们欢迎的,德甲球员每个赛季都能迎来长达40天的冬歇期。不过负面影响却是,球迷在冬季根本没有重要比赛可看,必然会将注意力转移至其他联赛。
而在联赛的场次原本就很少的情况下,德甲球队并没有把精力集中在欧战上,而是选择在国内赛场拼个你死我活。以本赛季为例,*杯16强中只有一支德甲球队,而联盟杯32强中也只有两支球队来自德甲,外战不利似乎成为了德甲球队的通病。难怪拜仁总经理赫内斯会疾呼:“扩大海外宣传,在外战中取得好成绩才是德甲真正的出路。”如今,拜仁虽然是*一支闯入*杯16强的德甲球队,但他们的却顾此失彼,昔日德甲霸主如今仅列积分榜第三,由此可见国内联赛竞争之激烈。
更让拜仁头疼的是,德甲球队不仅热衷于在球场上挑战拜仁,更打算挖拜仁的墙脚。不来梅主席阿洛夫斯在警告拜仁不要打克洛泽主意的同时,也在引诱拜仁前锋皮萨罗,“我们要保住克洛泽,他是球队的财富,而下一步我们希望能把皮萨罗带到不来梅,皮萨罗应该明白,拜仁早已今非昔比了。”打破拜仁在德甲转会市场上的垄断,这是其他中小俱乐部愿意看到的,然而仅仅将目光集中在国内球队上,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近年来每到转会期,德甲就习惯了内部解决问题,相互挖角成为了习惯。殊不知,诸如英超、西甲这类联赛,早已将目光投向全世界。
无论是在球场上,还是在转会市场上,德甲球队均暴露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特点。而在创收的问题上,德甲联盟继续“挖掘自身潜力”,终于沦落到卖名字的地步。
星途+钱途=前途
舍甫琴科为了阿布的13万英镑周薪去了切尔西,西汉姆联为了摆脱债务靠上了冰岛财团……所有卖身者的共同点就是:为了钱。而当人们苦苦思考德甲的前途究竟路在何方时,其实只要找到了“钱途”,自然就明白了什么是德甲的前途。
幸运的是,德甲球队如今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首先做的是推广德甲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例如,拜仁前几天刚刚从迪拜返回了慕尼黑,中东之旅不仅是冬季的训练课,更是一次商业活动。对此鲁梅尼格强调说,“联赛委员会必须加强对海外市场的开发,我们需要更多的知名度。”
实际上联赛委员会早就在这么做了,而且还取得了一定成效。去年12月,负责市场开发的官员希尔罗伊姆斯飞赴印度,与当地的电视直播代理机构进行会晤。联赛委员会主管塞菲尔特说:“我们正在进行磋商,希望能够得到这个广阔的亚洲市场。”塞菲尔特2005年2月1日上任,他的工作卓有成效:2005年全球范围内德甲的观众群提高了15%,2006年提高了25%,到2009年为止,预计数字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80%。目前有150个国家能够看到德甲,其中93个国家现场直播了去年10月不来梅与拜仁之间的大战。
事实证明,参加商业比赛不仅能为球队带来巨大收益,更能扩大球队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从而带动德甲联赛的发展。去年成为全球收入*俱乐部的皇马无疑是这方面的典范。除了参加商业比赛之外,皇马的另一淘金高招就是使用“明星战略”。借助超级球星的名气,帮助球队提升人气,这也是皇马成功商业运作的典范。而德甲呢?挣钱最多的拜仁进入21世纪后,买得最贵的球星竟然是价值1750万欧元的马凯,而大多数德甲球队均偏爱那些实用型球员,对类似于贝克汉姆这样人气颇高的帅哥,德甲球队一贯没什么兴趣。更让人惊讶的是,德甲这些年几乎就没什么球星,去年巴拉克走后,德甲就再没有拿得出手的*球星,敢问这样的德甲如何赚钱呢?
不仅要走“钱途”,还要走“星途”,这或许就是德甲真正的前途。
英超球队为什么能在转会市场上近乎集体性地疯狂投入?最直白的答案自然是因为赚得多。以2011-12赛季为例,英超俱乐部总收入达到23.6亿英镑(远超德甲的15亿、西甲的14亿、意甲的13亿和法甲的9亿),增幅达4%,未来单赛季收入更可能超过30亿。收入最主要的三大组成部分便是电视转播收入、比赛日收入和商业收入,转播收入在中小球队收入中的比例,普遍占到60%以上。而仅电视转播分成这一项,英超球队就足以获得超出其他联赛的优势。
英超的转播费分配秉持集体主义的做法,分成方案维护公平至上的准则:国内转播总收入的50%被平均分配给20支球队;25%作为成绩奖励分成,根据球队的联赛最终排名由高至低分配;最后25%则是设施费,根据球队主场比赛转播场次的多少分配。海外转播版权收益也是平均分配。
以2012-13赛季为例,平均分配收益为每支球队固定收获1380万镑;海外版权收益也是每队1893万;每一个联赛排名价值755881英镑,这导致的结果是榜尾女王公园巡游者与榜首曼联在成绩奖励分成上差距达到1512万;总计收入,*曼联得到6080万英镑的转播分成,这是英超史上单赛季*,收入最少的球队女王公园巡游者得到3975万,*与*的比率不过是1.53:1。
集体主义的分成,赢得的是共同富裕,一起壮大。而其他联赛分成的模式,则最终导致了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西甲目前的模式是俱乐部各自出售转播权益,这导致了利益分配的极度不均:巴萨皇马两家拿到的转播收益(占总额46.6%),几乎等同于另外18家的总和。上赛季双雄各自拿到1.4亿欧元,第三名马竞4200万已经是他们的零头,塞维利亚(2400万)、毕尔巴鄂(1700万)这等劲旅已经很难过日子,阿尔梅里亚(1200万)这样的平民球队更是举步维艰,转播费*与*球队的比率达到了惊人的14:1。转播费的不平衡,导致两极分化严重,双雄富连阡陌,其他球队贫无立锥,像拉科鲁尼亚这样的昔日豪强,如今也面临破产威胁。
意甲模式颇为复杂,以上赛季为例,既有固定的平均分配收益(占总额40%,每队1900万欧元),又有根据球队拥有的球迷(占总额25%)、所在城市居民(占5%)由多到少分配的收益,还有根据上赛季排名(占5%)、近5个赛季排名(占15%)、历史成绩(占10%)由好到差分配的收益,最终尤文图斯拿到了9509万欧元,米兰双雄在7900至8000万间,那不勒斯和罗马均在6000万上下,最少的佩斯卡拉、锡耶纳只是刚过2000万。
意甲分配方案仍然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路,相比之下,德甲模式更接近于英超的“均贫富”。职业联盟将电视转播收入的70.5%分给德甲,20.5%给德乙,其余归更低级别,德甲各队分配标准是近4个赛季的排名比较,其中本赛季占*权重(40%),往前依次递减(每赛季递减10%),最终做出一份综合排名。第一名可得到转播收入总额的5.8%,此后每个名次递减0.16%,至最后一名收入为2.9%。这样,转播费收入*的拜仁(2583万),与*的菲尔特(1292)之间比率大约在2:1。
集体主义的分成,换来了英超球队水平的平均化,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加剧,最终换来的,是球市的发达,与电视转播费的不断水涨船高,刷新历史纪录。1992年英超成立后的第一份转播合同总价不过2.5亿英镑,等到2010-2013期间的合同,英国国内直播版权便达到17.73亿,加上集锦和海外版权,合同总价达33.82亿,而新赛季开始执行的2013-2016新合约,国内直播版权即超过30亿,加上海外版权总价超过55亿。
BT(英国电信)以强势的竞争势头,从Sky(天空电视台)手中分得一杯羹,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为英超转播付出三个赛季2.5亿美元的代价,价值是福克斯原合同的三倍余……新转播合同令英超朝着更富裕的方向发展。*球队在新赛季获得1亿镑的转播分成,连垫底球队也将拿到约6000万,每支球队的收入涨幅都将达到2000至4000万,因此将其投入到转会市场上,以求在新赛季中获得更好的联赛排名,是再自然不过的做法。这,也是英超球队尤其是中下游球队花钱“大手大脚”的原因所在。
甚至降级球队的“降落伞津贴”也大幅增加,此前的条款规定降级球队在4年内能拿到4800万英镑的津贴,而从2013-14赛季开始,这一津贴变成了4年总计6000万。这将保护降级球队不至于瞬间遭受收入剧减的打击,甚至将提升英冠的整体实力。
英超CEO斯库达摩尔对于英超越来越高的电视转播费很是得意:“我们从未有过如此高涨的海外关注,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在国际上取得成功的*原因,是我们在本地做得很出色。英超俱乐部在最出色的球场上,通过最天才的球员奉献了最精彩的比赛,最终造就了我们的成功。”有这等经营,何愁英超不会越来越富?
2017年的英超转会市场共计投入17.7亿欧元,位列五大联赛首位,平均每支球队将近9000万,转会投入这么多,英超球队都真的很有钱么?今天我们了解一下英超球队一个赛季究竟如何赚钱。
英超球队收入总共有五个方面:比赛日收入、转播收入、商业收入、赛季奖金、 转会费收入。
一、比赛日收入
比赛日收入很容易理解,就是靠门票和球迷消费。比赛日收入的多少关键取决于球场规模的大小,同样是英超豪门,切尔西和曼联的球场规模差距很大,始建于1877年的切尔西主场斯坦福桥只能容纳41000名观众,而曼联主场老特拉福德能容纳76000名观众,2013-14赛季为例,曼联达到了1.3亿,而切尔西这一数字是8500万,差距4500万,一年的差距足可以在转会市场上引入一名*球员(13年厄齐尔转会阿森纳4250万)。
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阿森纳勒紧裤腰带一定要兴建新球场的原因了,枪手入主酋长球场后,收入大为改观,比赛日收入仅次于曼联,看到如此巨大的收入,利物浦切尔西热刺等豪门也开始修建或扩建新球场,热刺的主场暂时移到温布利开始新建球场,切尔西利物浦的新建计划也已经获得批准,未来也将会有更多的球迷现场观看到英超豪门的激烈比拼。
二、转播收入:
英超转播收入位列五大联赛之首,转播费收入远远超过西甲德甲等。15年本土转播权的拍卖更是惊人。2015年2月,2016-19赛季的英超联赛在英国本土电视转播费被天空体育和BT体育两家拍得,两家加起来达到了51亿英镑的天价,再加上海外转播收入,英超全球电视转播费超过81亿英镑,超过西甲德甲等其他四大联赛总和,英超电视转播收入中的大部分将平均分配给20支球队,平均每支球队可得到一亿英镑以上的分成,即使是垫底的球队转播收入接近西甲双雄皇马和巴萨。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夏英超各队的疯狂引援。
国内电视转播收入--英超的转播收入是各个球队均分的,以上赛季为例,英超*切尔西最终获得了1.51亿英镑转播收入,而排名垫底的桑德兰、也获得了9300万英镑,,这样的近乎平均分配的方案也引发了排名靠前球队的不满,六家排名靠前也是最富有的球队阿森纳、切尔西、曼联、利物浦、热刺已经对分配方案提出上诉,希望能以联赛排名分派奖金,但是英足总似乎并没有改变的意思,他们表示,“平均分配”会让英超中的小球队受益,得到更多的经济补给提升球队,从而保持了各队间的良性竞争,让英超整体的发展趋于平衡。
另外,转播收入的差距可以体现在直播场次上,大概一场直播增加100万英镑,16/17赛季利物浦直播29次,切尔西曼城28次,最少的胡尔城和桑德兰8场,相差2100万英镑。
欧冠及欧联杯电视转播收入---一般由进入欧冠和欧联杯的几家俱乐部按照比例分配,以15/16赛季为例,英超一共四支球队进入欧冠联赛,那么上赛季获得第一的将会拿到40%,第二名会拿到30%,第三名会分到20%,第四名则是10%。
三、商业收入:
商业收入部分最主要的是赞助费和商品零售,这方面做的*的无疑是曼联,曼联近几年国内联赛和欧冠赛场成绩不佳,联赛*排位第四,欧冠更是两年连资格赛都没有进入,可是凭借曼联在全球强大的商业运作,不断扩大曼联品牌,由于对自身价值的不断挖掘,目前曼联有67家赞助商,超过皇马巴萨的综合。*五大联赛收入排名,曼联时隔11年以5.8亿英镑超越皇马*,16/17赛季仅广告收入就达到2.7亿,商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一半。曼联深谙商业运作之道,他们大价钱买入超级*,并不仅仅在于提高球队成绩,对于扩大曼联品牌影像力也很有效,15/16赛季虽然战绩不佳,但新赛季博格巴近1亿的转会费的影像力也让赞助商和球迷深信曼联仍然是*的有力竞争者;15年德佩转会后的球衣销量也将近弥补德佩的转会费用。
四、奖金收入:
联赛---联赛奖金分配很简单,以16/17赛季威力,190万英镑为基准,第一名切尔西20乘以190万等于3800万英镑,最后一名桑德兰190万英镑,可以看出英超奖金在收入中比例很低。相对于西甲来说,英超*相对稍高一些,西甲*皇马拿到了2080万欧元奖金,但是西甲最后一名只能拿到*奖金的20万欧元。可以看出英超奖金相对较多。
欧冠--小组赛:小组出线获得至少1200w欧元收入,每场小组赛取胜额外得到150w欧元奖金,平局得到50w欧元奖金;
1/8决赛获胜者将得到550w欧元奖金;
1/4决赛获胜者将得到600w欧元奖金;
1/2决赛获胜者将得到700w欧元奖金;
进入决赛的两只队伍均可获得1050w欧元奖金;*则另外获得1500w欧元奖金;
以此计算,一家俱乐部参加欧冠联赛理论上能够拿到的*奖金数目是5450万欧元,
以15/16赛季为例,曼城在15/16赛季欧冠收入最多,达8400万欧元,包括转播收入和比赛奖金,由于曼城止步16强,所以奖金部分占比较少为3700万欧元,由于英超转播收入较高且曼城为上赛季*,所以曼城转播收入4700万欧元。
杯赛--足总杯及联赛杯相对联赛及欧冠奖金较少,夺冠奖金200万英镑,加上门票和转播最多也只有500万英镑。值得一提的是,2018-19赛季开始由于海外转播权收益加大,那么奖金和转播的收益也将显著提高,对于看中足总杯或联赛杯的中小球队来说是一个利好。
五、转会收入
提到转会收益,也许遭到很多球迷唾弃,毕竟通过卖队员赚钱确实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这一项收入有时确实能让球队变亏损为盈利,曾经的阿森纳也不得已卖掉核心球员而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也有一些球队却依靠卖球星盈利,南安普顿这样的球队可谓是一个奇葩,每年都有球员转会豪门,14-17年三年转会收入就达到了2.3亿欧元,俨然成了豪门的球员超市,连国内的豪门鲁能居然也从南安普顿买人。虽然每年都有主力球员流失,但是难得的是每年南安普顿都能在新赛季生龙活虎的回来,也是英超一个奇特的现象。
通过欧洲杯预选赛附加赛,匈牙利、北马其顿、苏格兰和斯洛伐克成功晋级,...
2018世界杯成绩表全部文章列表:1、2018足球世界杯全部成绩...
如何看待刘国梁?备战奥运会才能够让运动员全力以赴练技术。...
百米最快速度是多少世界记录100米比赛最快的速度是9秒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腾讯篮球直播,以及nba直播在哪看的知识点,希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