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有个叫SOMA的模型,可以参考一下。
Self,自我理解。其具体维度包括:
兴趣爱好
价值观
经验和能力
学习的方式
现实情况(家庭等)
对于将来的期望
2. Option,搜集职业相关情报。
职业以及相关内容
经济动向
人才市场动向
感兴趣的职业所需的经验,能力
3. Match,职业匹配。
选择某项职业的可能后果(包括好的和不好的两方面)
可能阻碍自己选择某项职业的因素
选择从事某项职业需要进行的准备
4. Action,目标设定和行动。
可以获得的帮助(导师,人脉等)
实现目标需要完成的任务
开始行动(万里长征始于足下,这个最难了)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它以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科学各领域或各种社会思潮中有关社会福利问题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它们所表达的福利价值观和福利追求,分析了它们对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影响,以及对各国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实践的影响。《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可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使用,也适于社会福利部门和机构的行政人员、非营利机构中的管理者及各类社会工作者阅读。
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
二、社会福利制度
三、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
第二节 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历史渊源
一、社会福利思想的本质与争论
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
三、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传统
第三节 现代社会福利的思想特征与流派
一、社会福利制度变迁的质的飞跃
二、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
三、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问题与理论特征
第四节 研究社会福利思想的意义与方法
一、奠定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二、提供认知社会福利的思想方法
三、用反思、批判的态度对待各种福利思想的争论
第一章 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18、19世纪的阶级与阶级斗争
三、社会福利实践的变化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 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英国古典经济学与威廉配第的社会福利思想
二、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中的福利思想
三、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福利思想
四、西斯蒙第与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福利思想
五、对古典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评价
第四节 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边沁的功利主义
二、穆勒的功利主义福利思想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批判
二、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问题的分析
第二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
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三、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德国历史学派
一、19世纪的德国社会与德国历史学派
二、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
三、德国社会保险政策的颁布
第三节 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
一、费边社的建立与发展
二、费边主义的基本福利主张
三、费边社对英国社会福利与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和人性假设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理论
三、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观
第三章 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
一、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
二、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
三、福利*化和帕累托*
第二节 早期的(或旧的)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经济学的起源
二、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及其发展
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
一、新福利经济学的早期发展
二、当代福利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一、福利经济学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
二、福利经济学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
三、福利经济学对当代福利道德观念与实践的影响
第四章 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1929一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
三、凯恩斯主义的产生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演变
一、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凯恩斯主义的发展与演变
第三节 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经济危机的病因分析: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克服经济危机的对策:有效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
第四节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一、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的影响
二、对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第五章 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
第一节 《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制度
一、《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
三、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
四、《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第二节 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理论
一、蒂特马斯与费边社会主义
二、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
三、社会福利的构成及其所承担的责任
四、蒂特马斯的贡献
第三节 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一、马歇尔生平简介
二、公民权利的理论
三、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
第四节 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理论分析
一、福利国家与国家的功能
二、福利国家与社会需求
三、福利国家的危机
第六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社会福利观
第一节 苏东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一、苏联、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二、苏联和东欧七国的“发达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三、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苏联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的异同
第二节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主义福利观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价值追求和福利观
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主义福利观
第三节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福利观的分析
第七章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
一、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
二、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三、新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
第二节 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
一、哈耶克的社会福利观念
二、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
第三节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
二、公正的比赛规则
三、舍弃福利国家
第四节 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社会正义与个人权利的争论
一、罗尔斯的正义论与平等主义的福利观
二、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与社会福利观
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福利理论发展新赶势
第一节 全球化与当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
一、“全球化”的特征与趋势
二、新右派与全球化
三、全球化的后果及其对新自由主义的挑战
第二节 社群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社群主义的兴起
二、社群主义的政治哲学
三、社群主义的社会福利哲学
第三节 新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二、新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观
三、吉登斯对新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阐述
第九章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理论探讨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福利思想
一、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与思想的发展概要
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福利思想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社会福利体制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
三、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要点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体制和社会福利思想
一、80年代以来社会福利制度转型概要
二、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
三、当前中国社会福利理论探讨的要点
后记
……
序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现称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后改为社会工作专业),北京大学等几所高等学校在多方支持下开办了该专业。到90年代中期,社会工作专业获得了一定发展。近几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在规模上获得了快速增长,这与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
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之初,编写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对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断了30多年,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对国际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知识不甚熟悉,另外,学者们对我国本土的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也不够。十多年来,各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同仁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讲教材建设还相对滞后。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于1994年成立,并决定把教材建设和学科规范化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内同行的知识积累和现实要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决定着手组编社会工作专业教材。从1997年开始,经过5所高等学校14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者两年多的努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思斌教授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迈出了由协会统筹、各高等学校共同编写教材的第一步。该书出版之后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它不但被许多学校当作教材,而且在2002年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二等奖。实践说明,集中各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者共同编写教材这条路是可行的。
三、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
在关于社会福利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这就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两个概念谁主谁从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福利的实践中,由于我们长期处于国家福利保障的体制下,社会福利是被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福利属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是在政治经济学原则的指导下被实践的东西。这样,社会福利就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中提出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由单位制福利向社会化福利制度的转变,社会福利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我们的改革是从制度变迁的方面着手的,是由实践的发展推动的,因此,对社会福利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是就形成了从制度和实际操作层面改革而缺少理论支持的局面。结果,我们为了尽快实现社会福利制度的转换,把建立社会安全网当作首要的任务,从国外引进了操作性的社会安全(SocialSecurity)的概念,并给予它一个中国化的解释“社会保障”,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实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结合起来。但是,我们看到,这样一来,社会福利的外延和内涵就被缩小了。因为首先,社会保障的重点在于保护人们的生活安全,即从物质福利的方面给予人们生活保障。然而,福利的概念不仅仅是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幸福的问题,它也特别关注人们精神生活的幸福。其次,社会保障注重的是操作性制度层面的东西,把社会福利归结为一些具体的和现实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带有更多的行政取向的安排,而社会福利则不仅是一种操作的过程和具体的政策措施,它更是理论与价值观的引导,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政策和制度理想追求,为社会保障提供着理念的支持。最后,社会保障是从现实人们物质生活的安全保障方面着眼,强调预防和保护的功能,而社会福利不局限于这种现实的预防与保护,还着眼于发展人民的福利,提升生活品质和人的精神境界,增加人民的总体幸福和社会的福祉。从这三方面来看,社会保障应该是从属于社会福利的次级概念。
后记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是一门介绍当代社会福利的思想观点和理论的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它包括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对社会福利问题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思想争论,并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各种现代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本课程涉及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所有重要理论和思想流派,所介绍的内容有许多是属于理论前沿的问题,是一门思想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基础理论课,编写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同时,所涉及的许多问题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又有了新的意义,需要不断进行再认识。为了使学生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我们还特别将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情况编入本书,以避免单纯介绍西方思想而使学生缺乏全面了解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背景下的社会福利思想而产生的认识片面性。
由于国内学术界对社会福利思想的研究相对薄弱,可参考借鉴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不多。因此,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遇到许多困难。可喜的是,在所有参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年,一本较全面介绍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终于付梓。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弥补此类教材不足的缺憾,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加深学生对社会福利的认识,提高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这两个概念经常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使用,很多研究者把公共政策和社会政策当作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叫法不一样。当然,在实际研究和操作中,也有研究者把二者截然区分开来,认为它们是不同学科领域的范畴
蒂特马斯从社会服务与公共服务的联系与区别的角度阐述了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他认为从理论上可以将有关的服务分成四类:1、
只为个人利益而设的服务——供给与否,和个人生活方式无关;也不论服务是否会给社会带来好处。提供服务主要是基于需要。2、
既为个人利益也为社会利益而设的服务——例如对某些传染病的防治,就是既有利于患者个人,也有利于公众或社会利益。3、
着重社会利益多于个人利益的服务——例如感化服务,这既是社会服务中的个案服务,更有助于社会控制、社会利益。4、
对社会有益但其益处不能归个人独享的服务——例如城市规划、公园建设、交通管理、法律秩序、公共卫生、消防等。这类服务的待遇没有差别,不能用成本与利益、使用者与非使用者等标准来作区分。即使有时我们能够找到使用服务或造成损害的人,并向他们收费,但是收费的成本可能超过三获得的利益。蒂特马斯认为对服务所作的上述四种分类,有助于区分“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区分“社会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最重要的标准是有差别、个人化的功能与无差别、非个人化的功能。但是,他紧跟着就指出,在越来越复杂和专门化的社会里,要划清这些功能的界线是相当困难的。现代社会里的各种力量:经济的、科技的、社会的等,都在同时运作,从而使有差别、个人化的服务与无差别、非个人化的服务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不清。因为政府要提高服务就要通过税收来筹集所需经费,而各种经济的、科技的、社会的力量都能够对国家的税收政策和实际税额产生影响。没有任何一个压力群体会要求给自己加税。当各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是税收减少时,有差别、个人化的服务就不得不减少。所以,“我们再一次认识到,社会政策完全是关于社会目的及其选择的问题。”(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编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它以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科学各领域或各种社会思潮中有关社会福利问题的思想观念、理论体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它们所表达的福利价值观和福利追求,分析了它们对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影响,以及对各国的社会政策和社会福利实践的影响。《现代社会福利思想》可供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使用,也适于社会福利部门和机构的行政人员、非营利机构中的管理者及各类社会工作者阅读。
编辑推荐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普通高等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系列教材之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社会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
一、社会福利的概念
二、社会福利制度
三、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
第二节 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历史渊源
一、社会福利思想的本质与争论
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
三、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历史传统
第三节 现代社会福利的思想特征与流派
一、社会福利制度变迁的质的飞跃
二、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
三、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问题与理论特征
第四节 研究社会福利思想的意义与方法
一、奠定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二、提供认知社会福利的思想方法
三、用反思、批判的态度对待各种福利思想的争论
第一章 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18、19世纪的阶级与阶级斗争
三、社会福利实践的变化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二、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三、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节 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英国古典经济学与威廉配第的社会福利思想
二、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中的福利思想
三、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福利思想
四、西斯蒙第与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福利思想
五、对古典经济学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评价
第四节 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边沁的功利主义
二、穆勒的功利主义福利思想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马克思早期对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批判
二、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福利问题的分析
第二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
二、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
三、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德国历史学派
一、19世纪的德国社会与德国历史学派
二、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
三、德国社会保险政策的颁布
第三节 费边社会主义的社会改良主义
一、费边社的建立与发展
二、费边主义的基本福利主张
三、费边社对英国社会福利与政策的影响
第四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和人性假设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理论
三、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观
第三章 福利经济学及其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的内涵和基本概念
一、福利和效用的基本内涵
二、个人利益与社会选择
三、福利*化和帕累托*
第二节 早期的(或旧的)福利经济学
一、福利经济学的起源
二、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思想及其发展
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
一、新福利经济学的早期发展
二、当代福利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节 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一、福利经济学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
二、福利经济学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
三、福利经济学对当代福利道德观念与实践的影响
第四章 凯恩斯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1929一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衰落
三、凯恩斯主义的产生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发展演变
一、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凯恩斯主义的发展与演变
第三节 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经济危机的病因分析: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克服经济危机的对策:有效需求管理的政策主张
第四节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一、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的影响
二、对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第五章 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
第一节 《贝弗里奇报告》与福利国家制度
一、《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
三、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
四、《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第二节 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理论
一、蒂特马斯与费边社会主义
二、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
三、社会福利的构成及其所承担的责任
四、蒂特马斯的贡献
第三节 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一、马歇尔生平简介
二、公民权利的理论
三、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
第四节 福利国家社会福利理论分析
一、福利国家与国家的功能
二、福利国家与社会需求
三、福利国家的危机
第六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的社会福利观
第一节 苏东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
一、苏联、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
二、苏联和东欧七国的“发达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三、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四、苏联模式和南斯拉夫模式的异同
第二节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主义福利观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价值追求和福利观
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集体主义福利观
第三节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福利观的分析
第七章 新自由主义思潮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其主要观点
一、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
二、新自由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三、新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
第二节 哈耶克、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
一、哈耶克的社会福利观念
二、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
第三节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
二、公正的比赛规则
三、舍弃福利国家
第四节 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社会正义与个人权利的争论
一、罗尔斯的正义论与平等主义的福利观
二、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与社会福利观
第八章 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福利理论发展新赶势
第一节 全球化与当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
一、“全球化”的特征与趋势
二、新右派与全球化
三、全球化的后果及其对新自由主义的挑战
第二节 社群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社群主义的兴起
二、社群主义的政治哲学
三、社群主义的社会福利哲学
第三节 新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一、“第三条道路”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二、新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观
三、吉登斯对新社会民主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阐述
第九章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理论探讨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福利思想
一、中国传统社会福利制度与思想的发展概要
二、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福利体制与社会福利思想
一、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社会福利体制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
三、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要点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体制和社会福利思想
一、80年代以来社会福利制度转型概要
二、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
三、当前中国社会福利理论探讨的要点
后记
……
序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教委(现称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后改为社会工作专业),北京大学等几所高等学校在多方支持下开办了该专业。到90年代中期,社会工作专业获得了一定发展。近几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在规模上获得了快速增长,这与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
教材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之初,编写高水平的专业教材,对于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因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断了30多年,我国社会工作教育学者对国际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知识不甚熟悉,另外,学者们对我国本土的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也不够。十多年来,各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同仁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的来讲教材建设还相对滞后。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于1994年成立,并决定把教材建设和学科规范化作为其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国内同行的知识积累和现实要求,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决定着手组编社会工作专业教材。从1997年开始,经过5所高等学校14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者两年多的努力,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王思斌教授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迈出了由协会统筹、各高等学校共同编写教材的第一步。该书出版之后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好评,它不但被许多学校当作教材,而且在2002年获得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二等奖。实践说明,集中各校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者共同编写教材这条路是可行的。
三、社会福利的特征与体系
在关于社会福利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这就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这两个概念谁主谁从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福利的实践中,由于我们长期处于国家福利保障的体制下,社会福利是被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福利属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是在政治经济学原则的指导下被实践的东西。这样,社会福利就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中提出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由单位制福利向社会化福利制度的转变,社会福利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我们的改革是从制度变迁的方面着手的,是由实践的发展推动的,因此,对社会福利的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是就形成了从制度和实际操作层面改革而缺少理论支持的局面。结果,我们为了尽快实现社会福利制度的转换,把建立社会安全网当作首要的任务,从国外引进了操作性的社会安全(SocialSecurity)的概念,并给予它一个中国化的解释“社会保障”,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实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结合起来。但是,我们看到,这样一来,社会福利的外延和内涵就被缩小了。因为首先,社会保障的重点在于保护人们的生活安全,即从物质福利的方面给予人们生活保障。然而,福利的概念不仅仅是关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幸福的问题,它也特别关注人们精神生活的幸福。其次,社会保障注重的是操作性制度层面的东西,把社会福利归结为一些具体的和现实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带有更多的行政取向的安排,而社会福利则不仅是一种操作的过程和具体的政策措施,它更是理论与价值观的引导,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政策和制度理想追求,为社会保障提供着理念的支持。最后,社会保障是从现实人们物质生活的安全保障方面着眼,强调预防和保护的功能,而社会福利不局限于这种现实的预防与保护,还着眼于发展人民的福利,提升生活品质和人的精神境界,增加人民的总体幸福和社会的福祉。从这三方面来看,社会保障应该是从属于社会福利的次级概念。
后记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是一门介绍当代社会福利的思想观点和理论的社会工作专业基础课程。它包括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对社会福利问题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思想争论,并对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各种现代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如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本课程涉及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所有重要理论和思想流派,所介绍的内容有许多是属于理论前沿的问题,是一门思想性和理论性非常强的基础理论课,编写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同时,所涉及的许多问题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又有了新的意义,需要不断进行再认识。为了使学生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我们还特别将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与实践,以及中国社会福利思想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情况编入本书,以避免单纯介绍西方思想而使学生缺乏全面了解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背景下的社会福利思想而产生的认识片面性。
由于国内学术界对社会福利思想的研究相对薄弱,可参考借鉴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不多。因此,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遇到许多困难。可喜的是,在所有参编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年,一本较全面介绍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社会工作专业教材终于付梓。我们希望,本书的出版,对弥补此类教材不足的缺憾,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加深学生对社会福利的认识,提高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通过欧洲杯预选赛附加赛,匈牙利、北马其顿、苏格兰和斯洛伐克成功晋级,...
2018世界杯成绩表全部文章列表:1、2018足球世界杯全部成绩...
如何看待刘国梁?备战奥运会才能够让运动员全力以赴练技术。...
百米最快速度是多少世界记录100米比赛最快的速度是9秒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腾讯篮球直播,以及nba直播在哪看的知识点,希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