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海里。阿根廷和乌拉圭位于南美洲东南部的两个国家。两国都位于潘帕斯草原上,南美航运价值*的拉普拉塔河流经了两个国家。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距离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直线距离为125海里。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蒙得维的亚,坐快船只需要90分钟时间。
在世界历史上,美国独立统一后,很快完成了工业革命,经济得以腾飞。更在一战二战中,大发战争财,成功接收英国的霸权,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而同属美洲大陆的阿根廷,有着和美国相同的殖民历史,也都是欧洲移民主体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曾是世界上收入*的国家。可以为什么,在美国壮大为世界超级大国的过程中,阿根廷却日渐衰落,从发达国家沦为发展中国家了呢?
(被西班牙殖民者统治的阿根廷)
一、殖民历史基础不同。
英国作为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建立北美殖民地时,不仅将先进的政治体制移植到当地,还建立起完备先进的工业基础。
当美国独立时,不仅继承了资本主义的文明国家制度,还有着全*的完整工业体系。美国充分利用英国人留下的宝贵资源,很快发展成一个不亚于欧洲的工业强国。
而阿根廷的殖民宗主国西班牙,则是一个封建君主制国家,在殖民地实行的是封建统治。西班牙利用阿根廷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对当地进行原料掠夺,自身的政治体和工业都不够先进,自然也没有给阿根廷带去先进的政治和像样的工业基础。
(农业大国阿根廷)
二、农业起家后的不同发展之路。
同样是殖民地,美国和阿根廷独立的时间也相差不远,阿根廷1816年独立,美国则只晚了40年。两个国家建立后,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目的。
不得不说美国和阿根廷的运气都挺好,国家刚独立时,就有大批欧洲移民,带着技术和财富,来到这两个新生国家寻找机遇。
最初,两国都是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和肥沃的土地,大力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阿根廷的农业发展要更胜一筹。出口的牛羊肉不仅满足了欧洲人的胃,也让阿根廷人的口袋迅速鼓了起来。
到19世纪末时,阿根廷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欧洲强国法国,比鼎盛一时的意大利都高出1/3,和美国一道,跃入世界十大强国之列。
依靠农业掘得第一桶金的阿根廷和美国,在之后的各自发展道路上,却开始分道扬镳,渐行渐远。
美国人认为,农业虽然重要,但要想保持*水平,还是要利用英国留下的工业基础,发展新兴工业。于是,美国人将农业积累的财富,投资建厂,引起欧洲先进技术,从而使美国的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实现了农业到工业的完美转型。
而阿根廷人却没有美国人那么锐意变革,而是倾向安于现状。他们认为,卖牛羊肉和农作物已经富得流油,何必还要冒险尝试工业转型呢。而发展工业就意味着,要拿赚到的钱去投资设备、工人、原料等。再经过生产、运输、销售环节才可能获得收益,更何况还不一定能赚到钱。所以,在看到美国大搞工业化时,阿根廷人虽然嘴里也高喊着发展工业,但并没有什么行动。
20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完全依赖于农业的阿根廷成为*的受伤害国家,牛羊肉在欧洲都成了*消费,阿根廷的经济一落千丈。
(二战时期的阿根廷军官)
三、战争时期的落差和失误的税改。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和阿根廷都幸运躲过一劫,美国还以其发达的工业制造飞机大炮,卖给参战国家,大发战争财。而阿根廷所出产的有钱人才买得起的牛羊肉,却失去了昔日的市场。要知道,欧洲国家恨不得勒紧裤腰带,把每一分钱换成武器装备,哪还舍得吃牛羊肉啊。
二战过后,美国人在战争中的暴富,让阿根廷羡慕不已。他开始意识到,太依赖农业和国外市场实在被动。因此转而向美国取经,学习美国最初利用关税壁垒,来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实现工业化的经验。
1982年4月2日到6月14日,历时74天的英阿马岛之战,这一场未经正式宣战的战争,外交家称为"武装冲突",军事家则称为"马岛战争",这是二十世纪第一场可算得上现代化的战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本文简称马岛),位于南大西洋,东到西经57°40',西到西经62°,南到南纬53°,北到南纬52°15'之间的海面上。该群岛由346个岛礁组成,总面积15800平方公里,其中长年有人居住的有十五个岛屿,主要有索莱达岛(即东福克兰岛,本文简称东岛),大马尔维纳斯岛(即西福克兰岛,本文简称西岛),总人口约两千,绝大多数是英国移民后裔。首府为斯坦利港(即阿根廷港)。南乔治亚岛是马岛的附属岛屿,(本文简称南岛),位于马岛东南716海里,西经39°南纬53°的海面上,面积3700平方公里,居民随季节变化时多时少,最多达500人,首府为格里特维肯港。
马岛距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的要冲航道麦哲伦海峡250海里,距阿根廷本土276海里,距英国本土7000海里。属寒带气候,岛上多沼泽,生物资源贫乏,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不仅位于沟通南半球两大洋交通的必经之路,而且漫长曲折的海岸线组成的众多港湾,构成英国在南大西洋的最重要的基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都利用这一基地控制南大西洋的制海权。而近年来,马岛又成为开发南极的前进基地,其地位更显重要。加上八十年代发现的海底石油,更加剧英阿对马岛主权之争。
说起英阿对马岛的主权之争,由来以久,漫长而复杂。1592年,英国人约翰·戴维斯发现该岛,但阿根廷则认为是葡萄牙人戈梅斯于1520年发现的。1690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发现东西两岛之间的海峡,命名为福克兰海峡,并由此命名该群岛为福克兰群岛。十八世纪初,大批法国人先后来到该岛,称为马洛伊内群岛,后转化为西班牙语的马尔维纳斯群岛。1764年法国人在东岛建立定居点,1765年英国人在西岛建立定居点。1766年,西班牙以25万英镑的价格从法国手里买下东岛,1770年,西班牙又出兵占领西岛。1816年,阿根廷宣布独立,宣称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1832年英国占领西岛,次年占领东岛。从此英阿对马岛的主权进行过多次谈判。
1982年2月双方在纽约的谈判又宣告破裂。阿根廷开始准备以武力收复马岛,并制订出代号为"罗萨里奥"的行动计划。
1982年3月19日,阿根廷一家公司的39名工人来到南岛拆除一家旧鲸鱼加工厂,工人们在岛上升起了阿根廷国旗。英国立即提出强烈抗议。3月24日,英国原驻马岛的海军"忍耐"号破冰船,搭载两架直升机和140名士兵,前往南岛实施威慑。
3月26日,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下令提前实施"罗萨里奥"计划,由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1艘坦克登陆舰,1艘潜艇,1艘破冰船,1艘补给船搭载2个营的海军陆战队组成第40两栖特混编队,从贝尔格拉诺启程前往收复马岛,以1艘护卫舰,1艘供应舰搭载2个排的海军陆战队组成第60两栖特混编队,从德塞阿多港启程前往收复南岛,还以1艘航母,4艘驱逐舰,1艘护卫舰,1艘油船组成第20特混编队,提供战役掩护。作战总指挥为陆军第5军军长兼马尔维纳斯战区司令奥斯瓦尔多·加西亚中将。
4月10日,第40两栖编队驶抵马岛。午夜时分,阿军陆战队的侦察小队在彭布罗克角登陆。次日凌晨,蛙人分队在约克海滩登陆。六时三十分,阿军主力在龙克湾登陆,随即攻占了机场和港口。八十三十分,阿军七架C—130运输机运来3000多后援部队,使岛上阿军总兵力达4000人。九时,马岛的英国总督率所部181名官兵投降,阿军占领马岛,建立了行政机构,任命梅嫩德斯准将为马岛军事长官。
阿军收复马岛的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振奋,数十万人聚集在总统府前的"五月广场",高唱国歌,高呼口号,欢庆胜利。全国十多个政党一致表示支持政府的行动。总统加尔铁里的威望达到顶峰。
英国在获悉马岛被阿根廷占领后,立即宣布与阿断交,成立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主席的战时内阁,作为*决策机构,并制定了以武力为后盾,政治、外交、经济多管齐下,迫使阿方撤军,如果阿根廷不屈服,就用武力重夺马岛的战略方针。
4月3日,阿军第60两栖编队在南岛登陆,经短促交火,占领南岛,英国守军23人投降。就这样,阿军以伤亡7人,损失2架直升机的代价,占领了整个马岛。随即向马岛进行紧急运输,运送大量的援军和物资。同一天,英国国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以全票赞成通过以武力收复马岛的决议,任命伍德沃德海军少将为特混舰队司令,此人时年四十九岁,毕业于海军学院,担任过潜艇艇长、驱逐舰舰长、国防部海军作战计划处处长,机敏果断,有"海狼"之称。
4月5日,英军以"竞技神"号和"*"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特混舰队,共有37艘战舰,20架"鹞"式战斗机,58架各型直升机,3500名海军陆战队。由朴茨茅斯和直布罗陀启航。正在大西洋的4艘核潜艇也全速赶往马岛。在特混舰队一万三千公里的航程途中,英军参战部队完成了制定作战方案、战斗序列编组、战术演练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并根据4月4日议会签发的法令,征租58艘民船,作为舰队的后勤支援力量,同时对征用的民船按需要进行快速改装。如"伊利莎白女王二世"号和"堪培拉"号客轮都改装为运兵船,"大西洋运送者"号和"大西洋堤道"号滚装船改装为飞机运输船,特别是"乌干达"号客船正载着940名学生在地中海航行,接到征用命令立即在就近港口停靠,让学生上岸,随即驶向直布罗陀,仅用三天就改装为医院船。英国的这些高效迅速的临战准备,奠定了取胜的基础。
此外,4月26日,由23艘军舰、20架飞机、2000名陆军组成第二梯队从波特兰启航。5月12日,由18艘军舰和3000名陆军组成的第三梯队从安普顿启航。
4月7日,英国宣布对马岛周围200海里实施全面海空封锁。
4月12日,英军的核潜艇*到达马岛海区,开始执行进行封锁。
4月15日,英军从阿森松岛起飞的"猎迷"巡逻机,开始对马岛海域进行空中巡逻。
4月17日,英军舰队到达阿森松岛,休整一天,并补充物资,进行实弹射击,校正了枪炮。同时战时内阁提出把战争控制在争议地区,不进攻阿根廷本土的原则。并积极展开了外交和政治攻势,使美国、欧共体等国都表示支持英国,中断了与阿根廷的军火贸易,实行对阿的军火禁运,向英国则提供后勤保障、通讯、卫星情报等便利。
4月19日,特混舰队从阿森松岛启程,前往马岛。
4月20日,由英军特种空勤团(简称SAS)和海军特别舟艇中队(简称SBS)的特种部队的成员组成联合侦察分队在南岛机降。但南岛上暴风骤雨的恶劣天气使英军损失2架直升机,侦察分队无法开展活动,只好无功而返。
4月22日,十四名SBS队员先从C—130运输机伞降在南岛北部海域,再换乘潜艇到达距南岛约三海里处,最后游上岸,进行侦察,查明了南岛上阿军的兵力、装备、火力配置,并为后续部队的登陆选择了机降地点,还清除了岛上的雷区。
4月24日,由2艘驱逐舰,2艘护卫舰组成的先遣队驶抵南岛海域。
4月25日,南岛上的SBS队员引导第42陆战突击营机降在岛上,晚六时,英军占领了南岛首府格里特维肯港。同一天在马岛海域巡逻的英军"山猫"直升机发现了以水面状态航行的阿军"圣菲"号潜艇,马上进行攻击,发射AS—12空舰导弹,并投下深水炸弹,"圣菲"号遭到重创,只好抢滩搁浅,65名艇员弃艇逃生,被英军俘虏,"圣菲"号后在拖带中沉没。
4月26日,英军俘虏了阿军在南岛的守岛部队156人,英方无一伤亡,重占南岛。使英军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前进基地。
4月28日,英军舰队到达马岛,英国国防部宣布从格林威治时间4月30日十一时起,所有进入马岛周围200海里禁区的飞机和舰只都将遭到攻击。阿军进入*戒备状态,在马岛开始实行灯火管制和宵禁。
4月30日,英军舰队完成对马岛海空封锁的部署。"征服者"号核潜艇发现阿军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一面报告指挥部,一面进行跟踪。
5月1日,英军从阿森松岛起飞的"火神"轰炸机和从航母起飞的"鹞"式战斗机*空袭马岛。
5月2日,经战时内阁批准,"征服者"号潜艇在200海里禁区外36海里处,在1400码距离上,向跟踪三天的阿军"贝尔格诺将军"号巡洋舰发射三枚MK—8鱼雷,命中两枚,巡洋舰在四十五分钟后沉没,阿军有321人阵亡或失踪。由于该舰被击沉,大大打击了阿军的士气,并使得阿根廷海军主力撤离马岛海域,在整个战争期间都龟缩于本土,再未出战。
韩国:汉城---首尔 巴西: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 巴基斯坦:卡拉奇----伊斯兰堡 德国:波恩----柏林 尼日利亚:拉各斯----阿布贾 科特迪瓦:阿比让----亚穆苏克罗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阿斯塔纳 缅甸:仰光----彬马那 有待于迁都的国家 2004 年 1 月,伊朗政府发言人阿卜杜拉·拉马赞扎德说,早在 1989 年伊朗政府就曾经谈论过迁都计划。伊朗*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哈桑·鲁哈尼表示,将尽快讨论从德黑兰迁都的计划。 日本在 1970 年代提出过 “ 分都 ” 计划。根据该计划,日本国会和中央政府的部分机关将迁出东京,以分散东京不堪重负的首都功能。目前,关于迁都一事还在讨论中,但提出的新址方案竟有 10 个之多。 1973 年,坦桑尼亚决定把首都从海港城市达累斯萨拉姆迁往中部地区的多多马。 1990 年坦桑尼亚宣布, 1995 年以前完成迁都计划。 1987 年,阿根廷曾计划迁都而未能实施。 中国多次迁都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历任国都遗址不下十几处,而最出名的中国古代迁都有六次。 ①、 公元前 14 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 ②、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今洛阳),史称东周。 ③、494 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④、1421 年,明成祖朱棣把都城从应天(今南京)迁到北京。 ⑤、1618 年,后金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西)迁到沈阳。 ⑥、1644 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都城迁到北京,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采纳哦
1.中国——北京
北京,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中国共产***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中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2.俄罗斯——莫斯科
莫斯科(Moscow),是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的综合性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东欧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是俄罗斯乃至欧亚大陆上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科技、教育中心。
3.巴西——巴西利亚
巴西联邦共和国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位于中部戈亚斯州境内,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上。海拔1100米,东南距里约热内卢900千米,南距圣保罗865千米。连周围8个卫星城镇的联邦区 ,面积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万(1990年)。地处高原,气候温和宜人。年平均气温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于10月~翌年4月。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树木常年葱绿,鲜花久开不败。
4.韩国——首尔
首尔(谚文:서울;英文:Seoul),全称首尔特别市,旧称汉城。大韩民国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鲜**的城市,亚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韩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5.日本——东京
东京(とうきょう、Tōkyō),是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部面向东京湾的国际大都市,是日本事实上的首都(但并没有正式的相关法律规定)。狭义上指东京都、或东京都区部(即东京市区),亦可泛指东京都及周边卫星都市群相连而成的“首都圈”(东京都会区)。东京是江户幕府的所在地——江户在庆应4年7月(1868年9月)改名为东京的一个地方。
6.朝鲜——平壤
平壤(朝鲜文:평양),全称为平壤直辖市(朝鲜语:평양 직할시),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朝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平壤位于朝鲜*西北部,大同江横跨其中,因其地势平坦而得名。大同江与其支流流经市中心。是朝鲜*历史最悠久的城市,相传早在檀君时代就被定为都城。全市下辖18个区域、2郡,总面积3,194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全市人口约325.5万人。
首都,又称国都、首要城市或行政首府,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政治称谓。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将南京称为首都,至此*次有了“首都”的称呼,并将该词沿用至今。
首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有的国家不只有一个首都,也有的国家为了谋求发展而进行迁都。中国历朝历代的首都也在不断变化。
扩展资料:
词语来源
1927年(民国16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同年将南京城区、上海城区改为“特别市”分出江苏,南京称为首都,至此*次有了“首都”的称呼。
1927年3月4日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江宁县,旋改江宁为南京。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南京市政厅于1927年4月24日成立,随即开始编辑《南京特别市市政府公报》,第1号于6月出版。翻阅《金陵全书》时可以发现,《南京特别市市政公报》一度改名为《首都市政公报》。1927年6月1日,改市政厅为南京市政府。6月6日,国民政府颁布《南京特别市暂行条例》,定南京为特别市,由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1929年第33期的《市政公报》中收录了曾担任过南京市副市长的马元放撰写的言论《首都与南京》。他认为”南京“二字始于明朝永乐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当时南京称京师、北平称北平府,后来明成祖继位,将北平改称北平府。永乐十九年大举北迁,北平改称京师、京师则改称南京。“北平既已改称北平,此一国*国都所在地之南京,自应正名为首都或京师,方足以正全国之视听。”
他在文中还列举了“特别市组织法第三条之规定”,力主改南京市为首都市。他的呼吁有很多人支持,接下来一期的《市政公报》收录了当时南京市市长刘纪文关于“改南京市为首都市案”连续发布的3道公文:《函国府各委员为南京市应改为首都市情形请表赞同案由》《呈国民政府再拟将南京市政府名称改为首都市政府祈核示由》《呈行政院为呈请修改南京特别市市政府改称首都市政府祈示遵由》。
1929年(民国18年)4月16日,国民政府决定改南京特别市为首都特别市,市政府隶属关系不变。1930年(民国19年)5月3日,新修订《市组织法》颁布,废除特别市,南京以首都所在,列为行政院直辖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首都
阿联酋、阿曼、阿塞拜疆、巴林、科威特、黎巴嫩、马尔代夫、缅甸、日本、斯里兰卡、泰国、文莱、新加坡、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贝宁、赤道几内亚、多哥、厄立特里亚、佛得角、冈比亚、吉布提、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纳、加蓬、科摩罗、利比里亚、利比亚、毛里求斯、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塞拉利昂、塞内加尔、塞舌尔、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索马里、坦桑尼亚、爱尔兰、爱沙尼亚、冰岛、丹麦、芬兰、荷兰、拉脱维亚、马耳他、摩纳哥、葡萄牙、希腊、意大利、阿根廷、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巴拿马、秘鲁、伯利兹、多米尼加、格林纳达、古巴、圭亚那、海地、美国、萨尔瓦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委内瑞拉、乌拉圭、牙买加、多米尼克、巴布亚新几内亚、基里巴斯、斐济、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瑙鲁、所罗门群岛、汤加、图瓦卢、瓦努阿图、萨摩亚、新西兰、帕劳
通过欧洲杯预选赛附加赛,匈牙利、北马其顿、苏格兰和斯洛伐克成功晋级,...
2018世界杯成绩表全部文章列表:1、2018足球世界杯全部成绩...
如何看待刘国梁?备战奥运会才能够让运动员全力以赴练技术。...
百米最快速度是多少世界记录100米比赛最快的速度是9秒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腾讯篮球直播,以及nba直播在哪看的知识点,希望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