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队员当小学教师(退役后进入大学深造被聘为中国女排教练)

2023-04-07 4:07:11 体育信息 qqzjj

“南长城”徐云丽:退役成老师,34岁仍单身,被郎平催促找另一半-

2014年10月,第17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在意大利开战。

中国队和多米尼四强赛时, 女排“南长城”徐云丽在拦网落地时突然跌倒在地, 队员们纷纷围过来担心地询问。

医护人员把徐云丽抬到担架上,她曲起右腿,强烈的疼痛和撕裂感让她紧皱眉头,让人看了非常揪心。

医生判断徐云丽左脚韧带撕裂,伤情非常严重,预言她的运动生涯就此终结。

徐云丽的母亲吴秀兰拄着拐杖到医院去看她, 后来母女俩一个住在三楼,一个住在五楼,两人的腿上都打上石膏, 装上支架固定,两个“伤员”互相鼓励。

医生曾不止一次预言徐云丽职业生涯的终结,但她依然在里约奥运会拿到了世界冠军。

1987年,徐云丽在福建省福清市音西镇霞盛村出生,出生时她有八斤多,比平常的孩子大了一圈。

徐云丽的爸爸有1.81米,妈妈有1.67米, 哥哥也比一般的孩子高了许多,不过,徐云丽的身高还是大大出乎了父母的意料。

从小,徐英丽就在田间跑来跑去, 除了身高比普通孩子高很多,她的力气也大得惊人, 几岁时就能把10来斤的井水从两三百米的地方一口气拎回家。

徐云丽上小学时, 体育 老师看到这个高个子女孩很关注,隔一阵就把她叫过去量一下身高,每次都突破了原来的刻度。

有一次, 仅仅一个月,徐云丽就从1.56米蹿高到了1.60米, 体育 老师非常欣喜,觉得这孩子肯定是搞 体育 的好苗子。

就这样,徐云丽在四年级时就被送到了福清市少年体校。

2000年进体校一年后,徐云丽的身高一口气长到了1.90米。

“ 哇,不得了,这个人怎么这么高啊? ” 徐云丽的身高引起了体校女排姑娘们的注意,这时她才14岁。

打排球时训练很辛苦,徐云丽把头发剪短,生活中还闹出了很多笑话。

有一次上厕所的时候, 一位清洁工阿姨把她拦了下来,以为她是男孩子:“ 你怎么跑女厕所来了? ”

有时徐云丽在路上行走,有路人看到鹤立鸡群的背影,还特意追赶到面前,想要看一下庐山真面目,才发现这么高的人竟然是一个女生。

女厕所,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打排球时, 徐云丽训练起来十分刻苦 。

因为她个子高相对协调性差,有时候教练指出了她的问题,她就一个劲地反复练,徐云丽有一股子倔劲,急哭了也练个不停。

2006年2月, 徐云丽出众的身高优势被老乡陈忠和发现,把她招揽进了国家队 ,当时徐云丽的身高是1.96米,在国内仅次于赵蕊蕊。

陈忠和觉得徐云丽的潜力非常大,徐云丽则很珍惜这个机会,更加“抗练”。

徐云丽入选国家队后,总共经历了陈忠和、蔡斌、王宝泉、俞觉敏、郎平五位主帅。

几乎每一个教练都会先让她打替补,她就是这样低调地担任着超级替补的角色。

郎平曾跟她说:“ 最不舍得换的就是你。 ”

同期中的薛明、王一梅、马蕴文等队员陆续淡出国家队后,她却依然在坚守。

徐云丽想要拿到属于自己的金牌,而金牌也是她跟妈妈共同的梦想。

徐云丽小时候家境不富裕,父母靠种水稻和甘蔗为生,一家四口长年睡在一张床上。

随着徐云丽和哥哥慢慢长大, 父母决定借钱盖两层小楼,房子盖完总共欠了17.8万元 ,这时,徐云丽上体校的钱还得借。

徐云丽的父亲范芳瑞跟妻子说:“ 别让孩子念体校了,欠了这么多的债,以后日子还怎么过? ”

而母亲吴秀兰认为,农村人想要找到出路不容易,一定要让女儿坚持上体校,毕竟这是一个机会。

两层小楼,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秀兰当天就赶到县里的邮局, 打国际长途向远在日本的堂姐求助,并决定去日本打工 ,堂姐汇过来一笔钱,让徐云丽准时上了体校。

吴秀兰只有小学文化,到日本只能干一些苦力活。

在堂姐的介绍下, 吴秀兰在东京一家冷冻厂打工, 冷冻库的温度常年在零下20 到零下40 。

为了多赚钱,吴秀兰主动要求干搬运工的重活,1998年时,月收入有15万日元(人民币5000元)。

日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的物价很高,大米是10元一斤,3颗大葱9元,除去房租、水电等开支,吴秀兰每月可以存2000元人民币。

来回一趟飞机票要8000元, 吴秀兰舍不得路费,几年没有回国 ,母女俩分隔两地,只能打越洋 *** 。

母亲吴秀兰在徐云丽上体校几年中,没有见过女儿, 2001年7月,徐云丽所在的国少队到日本名古屋比赛。

吴秀兰激动地一夜没睡着,以为终于可以见到女儿了,但吴秀兰发现名古屋离东京有320公里,两个城市离得挺远。

日本名古屋,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秀兰只能在 *** 里跟女儿说:“ 对不起,妈妈没时间见你了 。”

徐云丽听了母亲的话很心酸,不过她仍然安慰妈妈说:“ 没关系,我天天要训练,见了面也没有多少时间说话。 ”

“ 妈妈几年没见你了,你长多高了? ”徐云丽问女儿。

“ 长到1米92了 。”徐云丽回答。

徐云丽听了女儿的话,拿了一根皮尺在墙上标下了女儿的高度,足足比自己高了一个头。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时候吴秀兰心里十分惊讶,在离开的几年中,女儿完全变成一个大高个,她又惊喜又伤感,忍不住掉眼泪。

徐云丽的妈妈是个坚强的母亲, 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心中却有一个信念 ,她觉得儿子长大要用钱,女儿万一排球没有练出来,又落下了文化课,就业会比较困难,她便想着为儿女们多攒一些钱。

2002年6月,吴秀兰在冷库工作几年后关节炎很严重,不能继续在冷库上班。

冷库,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会一些简单的日语后,吴秀兰就瞒着家里人在日本打了几份工,还清了所有的债。

2004年8月,吴秀兰在上夜班时晕倒在地,入院要交300万日元的押金。

吴秀兰拿不出这么多钱,这才回了国,徐云丽看到这么久没见面的母亲骨瘦如柴,心痛得哭了。

她和爸爸将母亲送到福州市中医院抢救, 转危为安后,再也不允许母亲去日本打工。

徐云丽对妈妈说:“ 我一定进国家队,将来挣钱养家 。”

日元,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6年徐云丽调入国家队后,已经长到1.96米,几年中她一直当替补,出场的时间也并不长。

到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排被挤出四强, 徐云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非常渺茫, 产生了退役的念头。

母亲鼓励女儿说:“ 自从你进入国家队,我也就有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将金牌挂在我脖子上 。”

母亲的话又让徐云丽重燃了金牌梦, 十几年的艰苦拼搏,拿不到金牌不光自己不甘心,也对不起妈妈, 所以就咬牙坚守在排球场上。

母亲“洋漂”7年,辛苦劳作落下了病根,同时女儿在赛场上拼搏,也受了伤。

2013年郎平担任国家队主教练,徐云丽也被收入国家队。

此时, 她再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姑娘,赛场上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很高的程度。

徐云丽被教练组安排担任主力,她的防守能力非常强,又是南方人,被球迷亲切地称为“南长城”。

2014年10月4日, 女排世锦赛,徐云丽在拦网落地时踩到了对方队员的脚 ,失去平衡倒在了地上,被工作人员用担架抬下场。

返回北京后,需要做韧带修补手术,医生断言她的职业生涯要结束了。

长年在冷冻厂打工的母亲吴秀兰类风湿复发,左腿无法站立 ,拄着拐杖来到北京的医院看望她。

母女俩一个人住在三楼,一个人住在五楼,父亲上上下下照顾妻女两人。

此时徐云丽已是心灰意冷, 吴秀兰看到女儿意志消沉、壮志未酬的样子,十分痛心:“ 妈妈和你一样,现在也是伤兵,咱们一起治疗,看谁恢复的快。 ”

冷冻厂,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人无法见面时,互相发短信鼓励对方,后来母女俩一起拆掉石膏,开始了康复治疗,2个月后徐云丽返回了国家队。

2015年6月, 为了备战年底的世界杯,徐云丽在福建漳州集训 ,每天五点起床,高强度的训练让她的手指、双肩和膝盖绑上了纱布。

有一次徐云丽在训练时摔倒,导致左腿前骨骨裂,十字韧带断裂,医生又再次断言她的职业生涯即将终结。

这时, 母亲吴秀兰的胃出血又犯了,跟女儿两人一起住进了医院 。

医院,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次,吴秀兰索性把锅碗瓢盆都搬到了病房里,给女儿熬骨头汤喝。

徐云丽第二次接受了韧带修补手术 ,情况比前一次受伤更严重,两年中,徐云丽两次拿起拐杖。

受伤后,徐云丽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术后康复,在锻炼后,腿部僵硬和拉扯的疼痛感陪随着她上百个日日夜夜。

经过9个月的康复,徐云丽终于可以像一个健全人一样,完成一些常规的动作。

这时徐云丽的激动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还晒出了一些康复成功的照片。

手术,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时而蹲在垫子上双手握拳呼喊,时而躺倒在床上,握拳做出加油的动作。

2016年3月,徐云丽康复回国家队训练 ,此时离里约奥运会仅有半年的时间。

她受伤回来的时候,所有的教练都在楼下等着她。

进房间后,徐云丽第一眼就看见了郎平教练,郎平正坐在徐云丽的床上,看到爱徒之后就欣喜地说:“ 哎呀,小丽回来了 。”

徐云丽听了这话很感动,眼泪唰地就掉下来了, 这时她看到了郎平,觉得很亲切,像看到妈妈一样。

受伤后徐云丽度日如年,幸亏大家的鼓励,让她坚持了下来。

她开心地流着汗在训练场上弹跳, 旁边的助教赖亚文时常会提醒她:“ 落地轻点,落地轻点!好,走,快快快! ”

2016年8月17日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对阵巴西女排的比赛中,场下的教练用喷雾帮徐云丽的肩膀上简单处理一下,徐云丽就上场了。

上场后她走到拦网前,举了一下受伤的左臂,表示自己的状态很好。

这次奥运会上, 徐云丽表现非常亮眼,得分总数仅次于朱婷, 为女排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徐云丽第三次参加奥运会,终于在29岁时拿到了奥运冠军。

回到北京后,徐云丽把金牌挂在了母亲的胸前, 她对妈妈说:“ 虽然你是农民妈妈,但在我心目中最伟大,是你托起了我的人生。 ”

妈妈开心地说:“ 我等这一天,等了快20年,太幸福了! ”

2017年8月28日天津全运会,在福建女排对阵山东女排时,徐云丽代表福建队出战。

起跳扣球时,徐云丽单脚落地时痛苦倒地,在送往医院的途中, 徐云丽一直抱着自己的的哭喊:“ 疼死我了,断了,我听到声音了! ”

这次受伤后,徐云丽离开了心爱的赛场,无奈选择了退役。

虽然徐云丽已经退役了,但一直没有离开中国女排。

退役后的几年中, 她还跟随着中国女排征战世锦赛和奥运赛 ,作为一名老队员,可以用多年征战的经验帮助新队员们调整临场状态。

很多人希望她成为赖亚文第二,留在国家队当教练,当时她有很多选择,但徐云丽还是选择留在了自己的母校。

2018年,徐云丽拿到了福建师范大学的硕士学位。

2019年6月, 徐云丽正式成为了福建师范大学的一名大学老师 ,在学校教授排球课程。

学校领导和师生们为她办了一个入职仪式,墙面上挂着红色条幅,上面写道:“ 中国女排奥运冠军徐云丽同志入职仪式 ”。

入职仪式是在学校里的 体育 馆举行的,里面还有一个篮球架,学生们席地而坐,仪式简单又隆重。

除了担任大学老师外,徐云丽偶尔也会参加一些商业活动,还参加了《夺冠》电影的拍摄。

2020年9月25日,电影《夺冠》提档上映,徐云丽在电影中本色出演自己。

在《夺冠》的海报上写了这么一段话:“ 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 。”

电影《夺冠》中真实还原了女排队员们在日常训练中的场景,重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经典夺冠场面。

女排姑娘们的成长之路,是一部血泪史,也成就了国人心中念念不忘的激情岁月。

徐云丽在参加活动时,介绍了拍摄电影时的幕后花絮。

起先队员们都不知道自己会演谁,后来才知道是本色出演自己, 导演陈可辛表示演出真实状态即可。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在里约奥运会四分之一决赛时, 巴西队员发球后,张常宁一传到位, 队员们纷纷“跃跃欲试”。

徐云丽跑到魏秋月身后,给对手造成干扰,营造快攻的假像,实际上是为了掩护魏秋月把球传给朱婷。

朱婷一个大扣杀后,对方猝不及防,几秒钟后,比赛结果已尘埃落定。

这个镜头在电影中只有短短的十几秒,但要完整地呈现出来却不容易,从第一天下午一直拍到第二天凌晨5点。

徐云丽曾当过几年替补,后来实力大增,让场上的对手很忌惮。

她在采访时表示, 比赛时是真的以为魏秋月要把球传给自己, 两人还曾通过眼神交流,传球时魏秋月把大家都“骗”了,所以自己当时的跑位非常真实。

她的实力成功误导了巴西主力,让中国队赢得了比赛的关键性胜利。

到了2022年,徐云丽已经34岁了,同期队里的很多队员已经成家生娃,而徐云丽仍是单身一人。

恩师郎平和父母偶尔也会催促她, 粉丝们也希望她早日找到另一半,找到属于自己的的幸福。

而徐云丽转换了新的角色之后,非常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福州师范大学的 体育 教学是优势,学校 体育 学科名列全国前几位。

平时,徐云丽会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些学校里的工作内容。

有一次,她发了一张办公桌上的照片,照片有两个显示器,其中一个电脑屏幕上播放着她穿着白色T恤、深色卫衣的讲解内容。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她穿的白色T恤是朱婷的联名款。

徐云丽平时工作的内容,有实操课也有理论课,对她来说,实操课更加得心应手,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徐云丽对排球的理论授课也驾轻就熟。

在疫情期间, 徐云丽时常会给学生们上网课,学生们听说老师是奥运冠军后,上课很积极。

因为多年运动员的经验,她对学生们上课时开小差的情况摸的很透彻,有时会让学生开个视频,看看是不是蓬头垢面的躺在床上。

徐云丽在社交平台上说:“ 我们不用刻意去成为谁,我们只要成为我自己 。”

徐云丽是中国女排的“三朝元老”,从一个农村娃到世界冠军,她在夺冠中收获泪水和欢笑,为女排立下了汗马功劳。

徐云丽生活中到处是排球的影子,她一直没离开排球事业,排球早已融入她的生命中。

徐云丽的职业生涯起起落落,在赛场上成就非凡,也曾遭遇着伤痛困扰,但她坚持了下来,用10多年的青春和热血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荣耀与骄傲。

新天地:女排队员徐云丽和“洋飘”母亲 作者 朝阳 2017年12期

新 体育 :“超妹”徐云丽 作者 杜林 2006年第8期

升职了?女排运动员退役后当个老师还是很不错,她就是例子

职业女排运动员退役后能干啥?从政、从商、执教都是很好的出路,可并不是任何人都有这样的命,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郎平的高度,张娜的成功也给很多提供了新的出路。

作为奥运冠军,39岁的张娜升职了,调离了南开中学,前往天津体院任职,不过任职什么倒是不太清楚,不过张娜之前在南开中学担任副校长一职,升任天津体院的任职至少都得要平级。

生于1980年的张娜是陈忠和执教下“黄金一代”女排国家队的主力,为国家队的攻城拔寨立下赫赫战功,在雅典奥运会上,张娜作为先发自由人,为球队夺冠立下汗马功劳。

张娜的职业生涯冠军很多,除了奥运冠军,还夺得世界杯冠军、世界女排大奖赛冠军、亚锦赛冠军等荣誉,这些荣誉都是她退役后进入大学当老师的资本所在。

想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光是有奖牌是远远不够的,学历是一个门槛,张娜为此也是进入北京 体育 大学上学,后来又去北航深造。只有这样才能直接进入在南开中学,并且担任副校长,主管 体育 。如今升职了,这也是对她多年在南开中学的肯定。

天津女排也是人才辈出,而且姑娘们退役后都能得到不错的安排,例如李莹、李珊、魏秋月等等。很多人觉得她们不适合呆在这些搞学术的地方,觉得李娜不适合在南开中学当副校长,南开中学在天津人眼中如神,毕竟南开中学需要文化学问学历,不需要 娱乐 ,可 体育 还是需要的。

女排龚翔宇来自于连云港什么地方

女排龚翔宇来自于连云港新浦,学习打排球是在解放路小学开始的。

中国女排队员当小学教师(退役后进入大学深造被聘为中国女排教练)

求女排队员王一梅的详细资料,谁有???

姓名:王一梅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88.01.11

身高:191cm

体重:80kg

籍贯:中国辽宁

奥运会报名项目:排球

位置:主攻

扣篮高度:3.15米

拦网高度:3.02米

俱乐部:辽宁女排

国家队号码:1号

主要成绩

[编辑本段]

2003年亚洲少年女排锦标赛的最有价值球员

2005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亚军、2005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的季军,2005年女排大冠军杯赛的季军。

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五名。

(2007年因受伤未能参赛)

2008年世界女排大奖赛第5名,被选为奥运会主攻手。

成长经历

[编辑本段]

王一梅6岁时就进了大连体校,但那时看中她的却是一位游泳教练,在那里,王一梅一练就是4年。1998年,王一梅被辽宁省体校游泳队教练岳越选中,这样她就从大连来到了沈阳,随着个子越长越高,1999年,辽宁省体校女排的宁教练认为王一梅是打排球的好苗子,就跟她的父母及游泳教练岳越商量让她改打排球。

2000年,王一梅进入辽宁省女排少年队改练排球,当时她的教练就是宁冬春。

2002年,王一梅进入辽宁省青年排球队教练齐丽霞;同年入选辽宁女排一队,教练文宏伟。

2003年,王一梅入选国家队,她在这一年随国青队获世青赛亚军,她本人获得了最有价值球员称号。

2004年6月,王一梅就曾经随女排出征瑞士精英赛,而奥运会后,她作为女排新奥运周期内的重点培养对象再次入选国家队。王一梅身体条件出众,力量素质基础好,进步快,她在场上总有一股力拼对手的狠劲儿,这让主教练陈忠和对她始终欣赏有加,陈忠和曾表示“花本钱也要把王一梅拉起来”。

2006年对于中国女排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但这一年确是王一梅辉煌的起点,在这一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上王一梅崭露头角,世锦赛上她的出色表现更是震惊了世界排坛,不少外国媒体都称她为“第二个郎平”。多哈亚运会上,王一梅成为女排夺金头号功臣,而这也是她排球生涯中的第一枚世界大赛金牌。出色发挥也让她逐步成为国家队主力。

2007年,为了减轻体重对起跳带来的压力,让自己场上速度更加灵活,王一梅展开“地狱式”的减肥,20天减掉20斤,短短两个月,瘦了35斤!就在王一梅终于把体重降到100公斤以下时,她却意外地扭伤了脚踝,她也因此而休战半年,直到10月份才复出。

进入2008奥运年,已经成为女排主力主攻手的王一梅承担了更多的压力,在奥运前的两项国际大赛——瑞士女排精英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中,王一梅的状态出现不小的起伏,比赛中过多的失误和不佳的发球都是她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特点

[编辑本段]

她是自“铁榔头”郎平以来中国女排第二个能打调整攻的主攻手,在06年她已稳坐国家队主力主攻的位置,作为一个年轻运动员,王一梅是非常有潜力的。她的年龄和身高都是优势,她的身高已经达到1.91米,扣球棒头重和下手狠是她的优点,对定点球的拦网也不错,而且06年开始还打后攻;但王一梅的缺点也很明显,大力跳发球力量大但稳定性不够,各方面技术还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一传、防守、小球串连等方面的技术。扣球高度达到3米15,拦网高度为3米02。

【二、儿童作家】

[编辑本段]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签约作家,苏州市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分会副会长。现就职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成长历程

[编辑本段]

1980年出生,童年时代在江苏太仓的小镇上度过,从小学四年级起,只要是假期,母亲必定每天让她写作文。

1985年,她走过小镇的石板路,来到苏州幼儿师范学校读书。在幼儿师范学校学习音乐、舞蹈、钢琴、绘画,但她的兴趣,始终在文学创作,她担任了学校的文学社社长和童话剧团团长。

1988年,母校把她派到苏州大学幼儿园担任教师,一直在幼儿园工作了13年。期间,她接受了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管理的学习,阅读了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等书籍,撰写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方面的论文和教材教法文章,其中《去年的树》教材教法曾被人大复刊转载,主编了幼儿园语言参考书和练习册。先进的教育理念、儿童观影响了她的创作,使她的童话作品表现出主题多元化、想象新颖、现代感强、幽默等倾向。

1994年起从事童话创作。

2000年起,她就职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她的创作发生了变化,她的作品开始探讨成长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代表作《鼹鼠的月亮河》就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成长故事。

从1994年到2004年,王一梅共发表短篇童话300余篇,出版长篇童话《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恐龙的宝藏》,系列童话《糊涂猪》,短篇童话集《第十二只枯叶蝶》以及《书本里的蚂蚁》等二十几种绘本。

她的作品曾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六届优秀儿童文学奖,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第十三、十四届冰心图书奖等奖项。

在成为童话作家的同时,她始终还是一名教师,近年来,她常常到小学作“阅读与写作”的义务讲座。她也愿意通过网络和孩子以及家长进行交流。

楚金玲是球迷心中,女排史上最悲惨的人物之一吗?

在中国女排 历史 上,楚金玲堪称黄金一代的头号遗珠。年少成名的辽宁球员楚金玲,曾多次代表中国女排征战国际赛事,并屡有出色表现,是那个时代国内最优秀的主攻手之一,但由于时运不济,屡次与世界大赛擦肩而过,直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28岁的楚金玲才以替补主攻身份,首次登上世界大赛舞台,职业生涯遗撼无缘世界大赛领奖台,无疑是球迷心中,女排史最悲惨的人物之一。

出生于1984年的楚金玲身高1.90米,身体素质出众,强攻和后攻能力强,跳发球技术出色,唯有一传和防守稍显不足。2003年年仅19岁的楚金玲,入选了陈忠和执教的国家队

,并在当年的瑞士精英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用出色的表现,帮助中国女排拿到两项赛事冠军,荣获了瑞士精英赛最佳发球奖,成为一颗闪耀的新星。但由于伤病困扰,错失了03年世界杯和04年奥运会夺冠最佳良机。

雅典奥运会后,楚金玲再次入选05年国家队大名单,并力压王一梅打上主力。05年亚锦赛她用出色的表现,帮助中国女排夺得冠军,并荣获赛事最佳扣球奖和MⅤP,同时随队在当年的瑞士精英赛,大奖赛总决赛和大冠军杯,三次站上领奖台,在俱乐部也帮助辽宁女排,夺得05/06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冠军。但由于伤病影响,以及王一梅的迅速成长,在国家队逐渐沦为替补边缘球员,最终落选并错失08年北京奥运会。

2009年楚金玲入选蔡斌执教的新一届中国女排,但在当年的亚锦赛决赛,中国女排1:3负于泰国丢掉冠军,表现遭到质疑的楚金玲,就此淡出中国女排。2012年三进三出的楚金玲,入选伦敦奥运会12人大名单,首次登上奥运会舞台,并在小组赛对阵美国、巴西和韩国的比赛中替补登场,是成功逆转巴西的关键球员。但中国女排在1/4决赛2:3惜败日本无缘四强,楚金玲的唯一次世界大赛经历,没能站上领奖台,国家队生涯悲情谢幕。

退役后,楚金玲在家乡大连工业大学,担任 体育 教师,如今已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愿这位球场充满悲情和失意的一代优秀主攻手,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楚金玲1984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身高1.90米,场上司职主攻,她身体素质非常好,扣球力量大挥臂速率快,还有一手出色的跳发球,一出道就是被广泛看好的未来之星。

楚金玲1998年进入了辽宁队,在功勋教练岳金库的精心指导下进步很快,参加了2002-2003赛季女排联赛,凭借出色的表现入选了国家队。2003年瑞士女排精英赛她一战成名,比赛中楚金玲四号位的强力进攻以及势大力沉的跳发球是她的拿手好戏。不料之后在备战世界杯的最后关头,楚金玲右肩出现了严重伤病无奈只能回到省队疗伤,她自然错过了2003年女排世界杯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两次获得冠军的最佳机会,真的非常为她感到惋惜。

雅典奥运会之后,主攻主力王丽娜逐渐退出了国家队,楚金玲重新归队成为主力的最佳人选,不过随着更年轻进攻实力更突出的辽宁队友王一梅的崛起,楚金玲逐渐失去了她在国家队中的主力位置,逐渐沦落成一名替补发球的边缘角色,2008年在家门口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也没有见到她的身影,真是可惜了她的一身天赋。

2009年蔡斌接替陈忠和成为新一届女排主教练,蔡斌上任之后进行了大胆改革,楚金玲担任起接一传重任,而王一梅改打接应,这一改革俗称“梅楚革新”,结果亚锦赛输给泰国队一战宣布变革失败导致蔡斌下课,直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楚金玲才终于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第一次参加三大赛的机会,比赛中她多次替补王一梅上场,在对阵美国、巴西、韩国队时都有登场机会,表现得也可圈可点,可是中国女排最终负于日本队获得第五名,楚金玲的国家队生涯也就结束了,应该说三大赛没能登上领奖台是她最大的遗憾。

2013年楚金玲因伤退役,结束了自己的排球生涯,她的排球之路充满了悲情色彩,感觉总是差那么一口气,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楚金玲的失意与她的内向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这让她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整个球队,作为一名主攻手她的性格也影响了她的比赛气质。人不能改变 历史 ,幸运的是现在她成了一名高校老师,这个工作真的很适合她,希望她能为中国女排挖掘一些好苗子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可不是嘛,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对日本的四强争夺赛中,当时如果换上楚金玲完全有可能改变战局,当时王一梅累的气喘吁吁,楚金玲却在场边急得直跺脚,俞学敏教练就是不敢让他上,当时的教练真是个庸才,误人子弟,也使楚金玲遗憾终生

她不算了,我觉的巫丹,孙悦,王一梅,才算是。92年奥运会中国女排成绩不好,巫丹还被查处服用了 *** 。孙悦那么阳光,技术又好在国家队时间还长就是难夺一冠。王一梅也是运动生涯难求一冠,由于体重还引起争议!中国女排的姑娘真是太不容易了!

被教练和二传坑了职业生涯的运动员!

辽宁女排队员楚金玲和王一梅一样生不逢时,没有遇到慧眼识珠的郎平教练 这就是命啊!

怎么能用悲惨这两字形容队员,只能说悲情已是过了,队员都是好的,悲情的队员很多,巫丹,苏惠娟,米扬,米扬如果说没有冲冠一怒,里约也许没有魏秋月什么事了,只能说是命。

拥有傲人天赋却多次因伤错过奥运会,她幸运却也不幸,她并不是最悲惨的

1984年出生的楚金玲,身高1米90,03年时进入到国家队直到14年退役,楚金玲拥有不短的职业生涯。当初在大连普通体校的她被体校的王教练发现了异于常人的扣球挥臂的速度以及身体条件和对排球的悟性,于是被引荐进入到了辽宁青年女排队。与生俱来的天赋加上努力,楚金玲很快站稳了脚跟,快速成长为一名强力的主攻手,并随后参加了2002—2003年的中国女排联赛和2003年的瑞士精英赛。

在2003年时顺其自然地进入到了国家队,进入到国家队的她本该开始发光发亮,可惜命运给她开了一个玩笑,03年世界杯到来,但是楚金玲的右肩积劳成疾,严重的伤病让楚金玲已经无法再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对抗。所以她没有参加女排世界杯,遗憾地错过了世界冠军。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夺得了冠军,依然没有她的身影。

就这样岁月蹉跎下去当然不是她愿意见到的,积极参加训练的她在200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上出现,并且因出色的表现荣膺200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的最佳扣球奖和最有价值球员,并随中国女排夺得200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但是,肩部的伤势已经开始制约她的发展,伤势的出现让她难以做出更大的突破,也不敢进行更加高强度的训练,而王一梅的成长更是让她渐渐只能出现在替补席之上。就这样,08年北京奥运会,她又一次落选错过了,这一次是实力不到位。

12年伦敦奥运会,坚持不懈的楚金玲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奥运梦,她对阵美国的比赛中,楚金玲替补登场并夺得9分。之后小组赛对阵巴西队的比赛中,楚金玲临危受命登场,特别在第四局相持阶段楚金玲的前后排强攻屡有斩获成为本队逆转的关键。只可惜在之后的淘汰赛中国女排惜败2-3惜败日本,又一次止步。

一次次地错过,最后终究是坚持换来了自己的圆梦,虽然没有得到奥运会冠军,但是楚金玲依旧是充满拼搏的中国女排的代言人。而在2014年时选择了退役,退役后的她选择去了自己家乡的一所大学就业,现在家庭事业双丰收,所以我认为她代表着很多职业女排姑娘们,大家都是在拼搏,为了自己,也为了至高的荣誉。

大楚条件真好,但没能打出来的确可惜,或许和性格有关、或许生不逢时,总之,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功的,如果主攻都是朱婷那样的,那朱婷也就不会成为MVP收割机了……

楚金玲很有实力,低调朴实,但在管理层没有重视起来,听说也要靠关系才能打上球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134217728 bytes exhausted (tried to allocate 66060320 bytes) in /www/wwwroot/qqzjj.com/zb_users/plugin/dyspider/include.php on line 39